小麦全蚀病越夏(冬)场所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小麦全蚀病越夏(冬)场所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存活于未熟腐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对怀疑带病种子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有效成分0.15托布津药液浸种10分钟。
2、轮作倒茬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也可改种大豆、油菜、马铃薯等,可明显降低发病。
3、种植耐病品种如烟农15号、济南13号、济宁3号等。
4、增施腐熟有机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根际微一态拮抗作用。
5、药剂防治提倡用2%立克秀、15%三唑醇拌种。小麦播种后20—30天,每6672使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g对水60L,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一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为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

第2题:

下列哪种病害可随种子传播()。

  • A、小麦全蚀病
  • B、小麦条锈病
  • C、玉米粗缩病
  • D、花生叶斑病

正确答案:A

第3题: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有病植物
②病植物残体
③种苗及无性繁殖材料
④土壤、肥料

第4题: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有哪些?(病原物的初侵染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主要有
①田间病株;
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
③土壤;
④病株残体;
⑤肥料;传病介体。

第5题:

小麦全蚀病越夏(冬)场所有哪些?


正确答案: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存活于未熟腐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

第6题:

从播性来讲,我国小麦分为()。

  • A、冬性
  • B、秋性
  • C、夏性
  • D、春性
  • E、半冬性

正确答案:A,D,E

第7题:

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场所有哪些?


正确答案: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场所:病株及野生寄主、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病植物残体、土壤和粪肥。

第8题:

一般于麦收后在自生麦苗上越夏的病菌是()。

  • A、小麦条锈菌
  • B、小麦叶锈菌
  • C、小麦秆锈菌
  • D、小麦锈菌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述小麦全蚀病的症状。


正确答案: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在茎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第10题:

小麦杆锈病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细胞数和颜色有什么差别?


正确答案: 夏孢子单胞,暗黄色,长圆形,21~42m×13~24m,中部有4个发芽孔,表面有细刺。冬孢子有柄,双胞,椭圆形或长棒形,浓褐色,表面光滑,横隔处稍缢缩,35~64m×13~24m,顶端壁厚5~11m,圆形或略尖,有孢子柄,每个孢子有发芽孔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