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的房屋租赁合同期限为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2009年8月31日,甲明确告知乙,其因经济困难不能

题目
单选题
甲、乙的房屋租赁合同期限为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2009年8月31日,甲明确告知乙,其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到期租金。乙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根据有关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A

自2009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

B

自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

C

自2009年11月9日至2011年11月9日

D

自2009年11月9日至2010年11月9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向银行借款,以自己的房屋作为抵押,后甲将该房屋出租给乙,后甲到期不能还款,银行以甲的房屋折价实现了抵押权,但此时甲乙的租赁合同期未满,银行对于甲乙的租赁合同可以不理会。()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甲与乙约定,乙承租甲的房屋两年。但是未签订书面租赁合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租赁合同为定期合同

B.甲应承担对房屋的维修义务

C.甲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该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乙

D.乙在合同期间应当按时交付租金


正确答案:A
A。解析: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15条:“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第220条:“出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226条:“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对支付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租赁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间届满时支付;租赁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间届满时支付。”第232条:“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故选A。

第3题:

2014年10月1日甲的父母死亡,留给其一套房子。早在2012年10月1日,甲的父母与乙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合同期限为2年。甲没有和乙订立合同,不过乙继续向甲交租,甲并未拒绝。1年后,甲要求乙搬出房屋,乙并未搬出房间。对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因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故没有发生物权转移,甲尚未真正拥有该房屋的所有权,甲的所有权性质上是期待权

B如果甲2017年10月1日尚未起诉乙,诉讼时效消灭,产生抗辩权,乙可以继续居住

C甲对乙享有物上返还请求权

D如果甲2017年10月1日起诉乙,甲对乙的诉讼时效就是3年而非2年


参考答案:C

第4题:

2000年5月8日甲作为出租人与乙订立租赁合同,约定将甲的房屋于同年7月1日租赁给乙作为办事处。同年6月10日,甲向丙购买该出租房屋,并办理了产权转让手续。甲与乙于5月8日所签租赁合同因甲对该房屋尚无处分权而无效。(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核点为取得处分财产权,效力待定合同成为有效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第5题:

甲与乙两人之间存在房屋租赁合同关系。租赁合同期满后,承租人乙仍然使用该房并按照原合同如数交纳租金,出租人甲照收不误。在原租赁合同期满后( )。


参考答案:D
《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

第6题:

2007年12月1日,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甲将房屋10间出租给乙开餐馆,每月租金人民币1万元。合同还约定,本合同自2008年1月1日起生效。合同签订后,乙要求甲于10日内将房屋交其使用,因甲的房屋腾空需要一定时间,直到2007年12月31日甲才将房屋交付乙使用。乙因装修花去1个月的时间,直到2008年1月底餐馆才开业。乙认为,因甲的原因致使其晚开业1个月,要求甲免收1个月的房租,而甲不同意免收房租,双方发生纠纷。本案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哪些?( ) A.甲与乙所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是附始期的合同 B.甲与乙所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是附终期的合同 C.乙有权要求甲免收1个月的房租 D.乙无权要求甲免收1个月的房租


正确答案:AD
本案中,甲和乙约定合同于2008年1月1日起生效,表明当事人双方约定了合同的生效期限,在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之前,甲与乙之间的合同虽已成立,其权利义务关系虽已确定,但效力处于停止状态。故乙与甲之间的合同为附始期的合同。该合同的生效时间为2008年1月1日,甲于2007年12月31日将房屋交付乙使用,符合合同约定,因此,乙无权要求甲免收1个月房租。

第7题:

甲、乙的房屋租赁合同期限为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约定租赁期届满时一次支付租金,2006年8月31日,甲明确告知乙,其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到期租金。那么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自2006年8月31日起2年。(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核的是特别的诉讼时效的问题。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适用1年的诉讼时效。

第8题:

甲向乙租赁了房屋,向丙租赁了电视机,甲与乙的租赁合同为书面合同,于7月10日签订,约定在7月15日乙向甲交付其所租赁房屋,租赁期限为1年。乙依约按时交付了出租的房屋。甲与丙之间的合同为口头形式,同样约定了租赁期限为1年。对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于7月15日成立

B.甲乙之间约定的1年的租赁期间内,乙将房屋卖给丁,则乙丁之间的买卖关系对甲的租赁权不产生影响

C.房屋租赁合同,无论时间长短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否则合同无效,但是其他租赁物的租赁,可以由当事人自由选择

D.甲经丙同意后将电视机转租给戊,后来戊没有履行妥善保管的义务导致电视机损坏,此时甲戊共同对丙承担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B
22.答案:B 考点:租赁合同讲解:租赁合同是诺成合同,只要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协议,则合同成立,因此7 月10号甲乙之间的合同已经成立。《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B正确。第215条规定,租赁期限6个月以上的,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第224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后,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因此CD错误。

第9题:

甲有一所危漏房屋出租,乙因急于寻找落脚处,便与甲签订了为期一年的租赁合同,后来由于该房屋有倒塌危险,乙找到甲欲解除合同,甲不同意,那么( )。

A.乙有权解除合同,因为该房屋危及人身安全

B.乙无权解除合同,因为其签订租赁合同时就已经得知该房屋为危楼

C.乙应与甲协商,甲同意可以解除合同 (⊙o⊙)

D.乙只能要求甲负修缮的义务,不能解除合同


正确答案:A
A【解析】根据《合同法》第233条,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因此本题选A。

第10题:

甲租赁乙的房屋期间,乙欲购买甲的该租赁房屋,甲表示同意,则所有权自( )时起转移。

A.合同生效

B.乙占有房屋

C.租赁合同期限届至

D.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手续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是所有权转移时间的确定。所有权的转移时间因动产和不动产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动产自标的物交付之时起,所有权自卖方转移给买方;不动产自登记时起,标的物的所有权自卖方转移给买方。由于房屋属于不动产,因此实行登记才能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法律效果。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A项、B项和C项与不动产登记规则相悖,应予排除。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