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加设顶棚的步行街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下列商铺外增设的消防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是(    )。

题目
单选题
某加设顶棚的步行街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下列商铺外增设的消防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是(    )。
A

每隔35m设置DN65的消火栓

B

消防应急广播系统

C

回廊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

步行街内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地有一步行街,且两侧和中小型零售、餐饮和娱乐等商业设施和商铺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且步行街两侧的建筑需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下列关于该步行街的防火设计正确的是()。

A.步行街的总长度为300m

B.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

C.步行街两侧的商铺在上部各层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步行街上部各层的开口面积为步行街地面面积的40%,且开口宜均匀布置

D.步行街顶棚采用难燃材料,顶棚下檐距地面的最低高度为5m

E.两侧建筑的商铺外,每隔30m设置DN65的消火栓


正确答案:ABE

步行街两侧的商铺在上部各层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步行街上部各层的开口面积不宜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37%,且开口宜均匀布置。步行街顶棚采用难燃材料,顶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不小于6m。故此题答案选A、B、E。

第2题:

某地有一步行街,其两侧有中小型零售、餐饮和娱乐等商业设施和商铺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且步行街两侧的建筑需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下列关于该步行街的防火设计,正确的是( )。

A.步行街的总长度为300m
B.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
C.步行街端部封闭时,外墙上设置可开启的门窗,开启门窗的面积为该部位外墙面积的1/3
D.步行街顶棚采用难燃材料,顶棚下檐距地面的最低高度为6m
E.两侧建筑的商铺外,每隔30m设置DN65mm的消火栓

答案:A,B,D,E
解析:
教材P64
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 m.步行街内不应布置可燃物。主要检查以下内容:(1)步行街两侧建筑。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两侧建筑相对面的最近距离均不小于对相应高度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且不小于9m。(2)两侧建筑的商铺。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每年间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 m 2,商[铺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3)步行街的端部。步行街的端部在各层均不直封闭,确需封闭时,在外墙上须设置可开启的门窗,且可开启门窗的开口面积不小于该层外墙面积的一半。(4)步行街的顶棚。步行街的顶棚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 h。顶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不小于6.0m(5)步行街的消防设施。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每隔30 m设置DN65 mm的消火栓,并配备消防软管卷盘或消防水龙。

第3题:

消防泵房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消防泵房的建筑防火要求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B、消防泵房设置的应急照明、安全出口应符合设计要求

C、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D、以上内容应对照图纸全数检查


答案:ABCD

第4题:

某带顶棚的步行街,且步行街两侧的建筑需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下列关于步行街两侧商铺的防火分隔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商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进行防火分隔
B.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
C.商铺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D.商铺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结构可采用实体墙、防火玻璃墙
E.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实体墙,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答案:A,C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5.3.6—3,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根据5.3.6—4,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其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并宜采用实体墙,其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当采用防火玻璃墙(包括门、窗)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当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包括门、窗)时,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C选项错误,DE选项正确。P61-66

第5题:

某带顶棚的地上 2 层步行街, 总长度为 220m , 步行街两侧商铺之间的防火间距均为 10m。 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 步行街内最不利点一点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60m
C. 步行街顶棚采用难燃材料制成, 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为 1.00h
D. 该步行街顶棚设置的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 550 ㎡

答案:B
解析:

第6题:

某二层步行街,为了解决下雨排水的问题,加设顶棚,该步行街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关于有顶棚的步行街的特征要求,下列商铺外增设的消防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是()。

A.每隔35m设置DN65的消火栓

B.消防应急广播系统

C.回廊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步行街内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正确答案:A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应每隔30m设置DN65的消火栓,并应配备消防软管卷盘或消防水龙,商铺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层回廊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步行街内宜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内外均应设置疏散照明、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故此题答案选A。

第7题:

下列对步行街的防火检查,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步行街的顶棚采用难燃材料,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为1.00h
B.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建筑面积均未超过300 ㎡,所以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未设置实体墙
C.步行街的端部确需封闭,在端部外墙上设置了固定窗户保持光照
D.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每隔30m 设置了DN65 的消火栓,并配备了消防软管卷盘
E.步行街两侧某一单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

答案:A,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5.3.6 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 顶棚的步行街连接,且步行街两侧的建筑需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E 选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2 步行街的端部在各层均不宜封闭,确需封闭时,应在外墙上设置可开启的门窗,且可 开启门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部位外墙面积的一半。(C 选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4 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1.0m、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 的实 体墙。(B 选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6 步行街的顶棚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00h。 步行街内不应布置可燃物。(A 选项符合规范要求)
8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应每隔 30m 设置 DN65 的消火栓,并应配备消防软管卷盘或 消防水龙。(D 选项符合规范要求)
本题的答案为 A、D 选项。

第8题:

下列要求不符合国家防火规范的是( )。

A.图书室、档案室的顶棚、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B.建筑物内厨房,其顶棚、墙面、地面应采用B级装修材料 C.消火栓门的颜色与四周装修材料颜色应有明显区别 D.建筑内部装修不应妨碍消防设施与疏散走道正常使用


正确答案:B

第9题:

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由于实现了商业业态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青睐。下列关于其布置,不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

A.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B.步行街两侧的商铺每间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商铺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
C.商铺面向步行街一侧的维护构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门、窗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D.步行街的顶棚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答案:B
解析:
步行街两侧的商铺每间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m2,商铺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

第10题:

消防机构对某有顶棚的商业步行街进行防火检查,检查结果如下,其中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有( )。

A.步行街两侧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均为350㎡的商铺
B.步行街的整体长度为210m
C.步行街的顶棚采用难燃材料制作,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为1.5h
D.步行街的顶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为5.0m
E.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其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构件采用耐火极限为1.00h的实体墙,其门、窗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答案:A,D
解析:
2020版教材P 83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A选项错误;根据5.3.6-2,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B选项正确;根据5.3.6-6,步行街的顶棚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步行街内不应布置可燃物,C选项正确;根据5.3.6-7,步行街的顶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6.0m,D选项错误;根据5.3.6-4,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其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并宜采用实体墙,其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E选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