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建筑防爆措施检查要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题目
多选题
下列关于建筑防爆措施检查要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

B

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避开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C

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地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D

甲、乙、丙类液体仓库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E

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采取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中,自然条件的影响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BCD

第2题:

(2016真题)下列关于建筑防爆的基本措施中,不属于减轻性技术措施的是( )

A.设置防爆墙
B.设置泄压面积
C.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D.采用合理的平面布置

答案:C
解析:
减轻性技术措施:1.采取泄压措施;2. 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3. 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第3题:

下列建筑防爆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性措施的是()

A、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可燃物质

B、消除静电火花

C、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D、设置液体构件


正确答案:D

第4题:

建筑防爆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
(一)预防性技术措施
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
(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质;
(2)生产设备应尽可能保持密闭状态,防止“跑、冒、滴、漏”;
(3)加强通风除尘;
(4)预防燃气泄漏,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5)利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
2. 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
(1)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2)防止高温表面成为点火源;
(3)防止日光照射;
(4)防止电气火灾;
(5)消除静电火花;
(6)防雷电火花;
(7)防止明火。
(二)减轻性技术措施
1.采取泄压措施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
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第5题:

建筑使用管理单位在防爆检查中,通过对()等方面采取防爆措施的检查,可以达到防止燃烧和爆炸的目的。

  • A、建筑
  • B、电气
  • C、设施
  • D、石油
  • E、天然气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下列关于建筑防爆的基本措施中,不属于减轻性技术措施的是()。

A.设置防爆墙
B.设置泄压面积
C.加强通风除尘
D.采用合理的平面布置

答案:C
解析:
教材P126
减轻技术措施包括采取泄压措施、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加强通风除尘属于预防性措施,故C错误。

第7题:

关于加热炉设置的防爆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炉膛内设置蒸汽吹扫线
  • B、燃料气管线上设置阻火器
  • C、加热炉炉体上设置有防爆门
  • D、炉膛内设置有长明灯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建筑使用管理单位在防爆检查中,通过对( )等方面采取防爆措施的检查,可以达到防止燃烧和爆炸的目的。

A.建筑

B.电气

C.设施

D.石油

E.天然气


正确答案:ABC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9题:

简述建筑防爆措施。


正确答案: 主要对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仓库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具体要求为:
1)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其地面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当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采取防静电措施。地面下不宜设置地沟,必须设置时,其盖板严密,并采用不燃烧材料紧密填实;地沟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汽和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在与相邻厂房连通处采用不燃烧防火材料密封。
2)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3)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其管、沟不得与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下水道设置隔油设施,避免流淌或滴漏至地下管沟的液体遇火源后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并殃及相邻厂房。
4)甲、乙、丙类液体仓库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如在桶装仓库门洞处修筑高为150~300mm慢坡;或是在仓库门口砌筑高度为150~300mm的门槛,并在门槛两边填沙土形成慢坡,便于装卸。
5)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采取防止水浸渍的措施。如使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仓库屋面严密遮盖,防止渗漏雨水,装卸这类物品的仓库栈台需设防雨水的遮挡等。

第10题:

下列建筑防爆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性措施的是()。

  • A、生产过程中避免使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可燃物质
  • B、设置泄压构件
  • C、加强通风除尘
  • D、消除静电火花
  • E、将砖混结构的建筑改成钢筋混凝土建筑

正确答案:B,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