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叛逃罪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题目
多选题
下列有关叛逃罪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

叛逃行为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

C

客观方面表现为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

D

如果行为人叛逃境外而又加入境外的敌方营垒的,可以考虑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以投敌叛变罪定罪处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密谋越狱,是夜,甲、乙使用老虎钳绞断监所的铁丝网,意图逃跑,恰逢巡视的狱警经过发现,甲某为了兄弟义气,上前抱住狱警,并催促乙某赶紧逃跑。乙成功越狱逃跑,甲被制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是脱逃罪的共同犯罪

B.甲、乙成立脱逃罪的既遂

C.甲成立脱逃罪(未遂),乙成立脱逃罪(既遂)

D.甲、乙不成立共同犯罪,甲、乙分别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脱逃罪中的共犯既遂和未遂问题。由于脱逃罪的共同犯罪中,每个脱逃人员脱逃行为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认为只有脱离关押场所与摆脱监管人员控制的共同犯罪成员才成立脱逃罪的既遂,没有脱逃成功的成立脱逃罪的未遂。所以甲、乙虽然成立脱逃罪的共同犯罪,但甲成立未遂,乙成立既遂。A、C正确。

第2题:

下列有关设备安装工程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D

第3题:

掌握国家秘密的公务员甲叛逃境外,并且加入某国的间谍组织,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虽然叛逃境外,但是并不属于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因此不构成叛逃罪 B.甲构成叛逃罪,并且应当从重处罚 C.甲构成间谍罪 D.对甲应以叛逃罪与间谍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叛逃罪,只需要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即可,对于是否是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对本罪的构成没有影响,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刑法》的规定,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甲参加间谍组织触犯了间谍罪,C项正确。对于叛逃后又参加间谍组织的,应以叛逃罪与间谍罪数罪并罚,D项正确。故选A。

第4题:

下列有关叛逃罪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B:叛逃行为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
C:客观方面表现为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
D:如果行为人叛逃后又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任务的,应当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论处

答案:A,D
解析:
【考点】叛逃罪。详解:《刑法》第109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由此可以看出叛逃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因此A正确。叛逃罪的主体不同,客观方面的表现有所不同,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则表现为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如果是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则表现为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因此BC错误。在叛逃期间又实施其他犯罪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D正确。

第5题:

下列有关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哪些不正确?( )


正确答案:CD

第6题:

下列有关受益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C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其受益权是通过指定产生的,中途可以变更。但若是投保人指定或变更受益人,必须征得被保险人的同意。

第7题:

下列有关对项目管理模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下列有关项目管理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BCE

第9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典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AB

第10题:

甲、乙密谋越狱,某夜,甲、乙使用老虎钳绞断监所的铁丝网,意图逃跑,恰逢巡视的狱警经过发现,甲为了兄弟义气,上前抱住狱警,并催促乙赶紧逃跑。乙成功越狱逃跑,甲被制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是脱逃罪的共同犯罪
B.甲、乙成立脱逃罪的既遂
C.甲成立脱逃罪(未遂),乙成立脱逃罪(既遂)
D.甲、乙不成立共同犯罪,甲、乙分别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答案:A,B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脱逃罪中的共犯既遂和未遂问题。如果是单独犯罪,则只有脱离关押场所与摆脱监管人员控制才成立脱逃罪的既遂,没有脱逃成功的成立脱逃罪的未遂。但在共同犯罪中,只要有一人的行为导致犯罪既遂,则其他成员也视为既遂,故这里要特别注意在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形态与单个犯罪的犯罪形态判断标准不同。因此本题A、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