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犯在缓期间执行期间,如果没有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则减为无期徒刑。

题目
判断题
死缓犯在缓期间执行期间,如果没有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则减为无期徒刑。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正确的是:( )

A.甲某2002年5月6日被一审判处死缓,马某未上诉。则其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从2002年5月6日开始计算

B.甲某的死缓判决在2002年8月7日确定,8月20日向其宣告。如果在2004年8月20日前没有故意犯罪,马某应当被减为无期徒刑

C.如果甲某在死缓判决前被先行羁押,羁押一日折抵考验期一日

D.甲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的,不必等到死缓期间届满就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核准死刑立即执行


正确答案:BD
【考点】死刑缓期执行
【解析】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A项是于2002年5月6日被判处死缓,但是尚未过上诉期,未生效,所以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不能从2002年5月6日开始计算,错误。B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如何确定问题的批复》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或者裁定核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故B正确。对死缓犯,刑法没有“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这样的规定,故C错误。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第2题: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参考答案:没有故意犯罪;确有重大立功表现;故意犯罪

第3题:

被宣判”死缓”的罪犯,在二年缓期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则核准执行死刑。()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
[答案] B。[解析]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第5题:

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 )。

A.如果没有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B.如有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C.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D.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参考答案:ACD

第6题: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

满以后,( )。

A.减为无期徒刑

B.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C.减为20年有期徒刑

D.减为25年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D
7.【答案】D 【考点】 死刑缓期执行的变更【解析】 修正后的《刑法》第50条第1款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因此,选D。

第7题: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关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B.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C.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三十年有期徒刑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参考答案:C

第8题: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且表现良好,可减为无期徒刑。()

参考答案:错误


参考答案:×

第9题:

下列情形,所决定执行的或减刑后的有期徒刑可能达到25年的是:( )

A.甲犯抢劫罪、绑架罪和侮辱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

B.乙犯贪污罪、受贿罪和强迫劳动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

C.丙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有期徒刑

D.丁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三年后减为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BC
根据《刑法》第45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50条、第69条规定外,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刑法》第69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l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A选项和B选项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说明各个罪都被判处的是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而没有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25年有期徒刑,需要各罪的总和刑期达到35年以上。A选项中,虽然抢劫罪和绑架罪有期徒刑的最高刑都可达到15年,但侮辱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三罪的总和刑期不可能达到35年有期徒刑,因此,A选项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不可能达到25年。B选项中,贪污罪和受贿罪有期徒刑的最高刑都可达到15年,《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的强迫劳动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三罪的总和刑期可能超过35年有期徒刑,因此,B选项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可能达到25年。《刑法》第50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因此,C选项减刑后的有期徒刑能达到25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规定》第6条,无
期徒刑的减刑幅度为:对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减为18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13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D选项减刑后的有期徒刑不可能达到25年。

第10题:

关于死刑缓期执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刑考验期间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B: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刑考验期间内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C: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刑考验期间内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刑考验期间内如果确有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答案:C,D
解析:
【考点】死刑缓期执行制度。详解:《刑法》第50条第1款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据此可知AB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本题应选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