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缔约人是否具有缔约能力决定于()。A 国内法B 国际法C 联合国大会D 条约规定

题目
单选题
缔约人是否具有缔约能力决定于()。
A

国内法

B

国际法

C

联合国大会

D

条约规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条约要有效成立,须符合以下条件:()

A.缔约主体必须具备缔约能力

B.条约必须具备基本结构和实质内容

C.条约必须符合国际法

D.条约的缔结必须经过严格程序

E.条约必须符合国内法


参考答案:A, B, C, D

第2题:

缔约人是否具有缔约权取决于( )。

A. 国内法允许

B.国际法允许

C.条约规定

D.缔约国的一致同意


答案:B

第3题:

下列关于国际人权保护机制和个人的国际法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些?( )

A.人权主要是通过国内法实现和体现,国家通过国际人权条约促进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对国内法措施的辅助

B.人权本身不是国际法创设的,国际法是通过国家问的合作,尊重和保护有关权利或者促进其更好地实现

C.由于个人可以直接向根据人权条约成立的人权机构就本国侵害公约规定的权利申诉或者指控,因此在同际人权公约领域,个人是公约的主体,具有国际法的主体资格

D.为促进人权公约日标的实现,缔约国根据条约负有将其对条约的履行情况定期或者按照要求向指定机构报告的义务,由该机构进行审查


正确答案:C
【考点】国际人权保护机制
【解析】国际人权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各国承担和履行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国际法律义务,以保证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和遵守。为此,有关人权的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一方面要拳国家通过必要而适当的国内措施对人权予以尊重、促进和保护,另一方面则要求国家接受有关国际机制的监督,并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积极而广泛的合作,从而保证国际人权根本目的的实观。当然,人权的实现主要还是依赖于各国国内法。ABD项正确。目前,国际社会对个人是否具有国际法主体的资格存在争议,学界主张个人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学者居多。C项不正确。本题选C。

第4题:

根据《条约法公约》和我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条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多边条约提出的保留只有缔约国同意,才能在保留国与同意国之间生效

B.缔约人是否具有缔约能力取决于国际法的规定,而缔约人是否具有缔约权则取决于国内法的规定

C.条约一般不为第三国创设权利和义务,但是如果第三国不反对该项权利、明示接受该项义务或该条款反映的是国际法规则,则效力可能及于第三国

D.我国加入多边条约和协定,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决定


正确答案:ABCD

本题考查条约的保留、缔约人的缔约能力和缔约权以及为第三国创设权利义务的条约的效力。
A选项中,关于条约的保留,存在四种情况:条约明文准许保留的,一般不需要其他缔约国事后接受;如果从谈判国有限数目以及条约的宗旨和目的可知该条约在全体当事国的全部适用是每一个当事国同意接受该条约拘束的必要条件时,保留须经全体当事国接受;条约若是一个国际组织的组织约章,保留一般须经该组织的有权机关接受;不属于上述情况的,由缔约国决定是否接受一项保留。从以上四种情况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多边条约提出的保留,必须经过至少一个缔约国同意。B选项中,主要是区分缔约能力和缔约权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在国际上合法地接受条约的能力,是国际法主体的一个固有的属性,后者是指国际法主体内部某个机关或个人缔结条约的权限。至于C选项和D选项都是事实性的问题。

第5题:

缔约权是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缔结条约的能力,由国际法决定。(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6题:

条约必须遵守的例外情形有()

A.该条约违反国际强行法规则

B.该条约违法缔约国国内法

C.该条约违法国际法基本原则

D.该条约是用武力或武力威胁而取得的


参考答案:A, C

第7题:

条约无效的理由有()。

A.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

B.意思表示不真实

C.条约与一般国际强行法抵触

D.完成业务


参考答案:ABC

第8题:

国际条约在缔约国国内的效力,取决于()

A、该国际条约的规定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一般法律原则

C、各缔约国国内宪法的规定

D、各缔约国国内法院的司法解释


参考答案:C

第9题:

关于条约的缔约权,下列说法错误是:( )

A.缔约机关不得超越其国内法关于缔约权自规定

B.被授权缔约地代表不得超越对其权限限制

C.就国家而言,缔约权指国内法规定哪些或机构又代表国家对外缔约的权限及权限范围

D.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一国缔约机关超越法定权限缔结的条约对该国一律无效


正确答案:D
【考点】缔约能力与缔约权
【解析】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一国不能以本国机关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而主张条约对本国无效,除非这种违反非常明显,涉及根本的和重要的国内法规定。

第10题:

下列哪些情况下,条约无效?

A、条约的规定与一般国际法强行规则相抵触
B、条约缔结时一方对另一方采取了诈欺手段
C、条约的规定与国际法强行规则抵触,但该强行规则产生于条约缔结之后
D、条约一方的缔约机关超越其缔约权的限制而缔结的条约

答案:A,B,C
解析:
条约的有效性须具备三个实质性条件:具有完全的缔约权;自由同意;符合强行法。缔约权是指拥有缔约能力的主体,根据其内部的规则赋予某个机关或个人对外缔结条约的权限。对于缔约机关超越其国内法关于缔约权的限制所缔结的条约是否有效的问题,《条约法公约》规定,一国不能以本国机关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而主张其所缔结的条约无效,除非这种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规定的行为非常明显,涉及根本重要的国内法规则。因此,条约一方的缔约机关超越国内法对其缔约权的限制而缔结的条约并不当然无效。D项错误。缔约国自由地表示同意是构成条约有效的又一个基本条件。根据《条约法公约》,诈欺、贿赂及强迫等情况都不能被认为是自由同意。因此,B项所述情况下条约无效。符合强行法规则是条约生效的又一个基本条件。首先,条约在缔结时与一般国际法强行规则相抵触者无效。其次,条约缔结后如遇新的强行规则产生时,与该规则相抵触者失效并终止。前者是自始无效,后者则是自与新的强行规则发生抵触时无效。因此,A、C项应入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