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梁启超的变法思想及其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梁启超的变法思想及其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维新运动中,借孔子“托古改制”宣传变法思想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参考答案:A

第2题:

简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质意义。


答案:
解析:
王安石变法是一个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核心内容,考生一定要牢固、全面的掌握。记住变法的内容是基础,对变法进行有深度的分析、理解是重点,适当关注新的研究动态。

第3题:

戊戌变法时期,将“变法”视作“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谭嗣同

D.严复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述现代主义设计美学的思想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1)现代主义设计提倡“少即多”的美学观念在当时是积极的、有进步意义的。
2)标准化、批量化的生产方式、商品信息的激增,都要求设计向着易识别、简洁、抽象化的方向发展。
3)现代主义是建立在机器大生产基础上的,它标志着工业设计时代的真正到来。
4)现代主义设计的两大内核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
5)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是民主主义的。其先驱者认为可以通过设计来帮助人民,改善社会生活水平,设
计是为大众服务的。具有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色彩,又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挑战性。

第5题:

试述评梁启超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梁启超以利用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从23岁起就开始从事办报活动,一生主办了主持《万国公报》、《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时报》、《政论》、《大中华》、《晨报》报刊等17家,共撰述约1400万余言,被后人誉为言论界之骄子。此外还积极参与各地的办报活动,在一生的办报活动中,梁启超形成了自己的办报理论和新闻思想:
①认为报馆是维新的耳目喉舌,提出“去塞求通”的办报思想;
②认为报馆的两大职能是: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
③提出办报的四个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④提出强调并舆论的重要性,认为无论何种政体,健全的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而报纸是造成舆论最重要、最有力的机关;
⑤在我国最早提出了“党报”、“机关报”的概念
⑥创造了“新文体”,即“报章体”,其特征是语言丰富,条理明晰,平易畅达,笔调自由,感情充沛,也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

第6题:

简述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宰相,实行变法。据说,李悝是孔子弟子卜子夏的学生。李悝在任相期间,得到国君的信任和同僚的支持,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1)废除官爵世袭制。对于那些对国家没有贡献,完全依靠父祖辈的爵禄享有特权的人,剥夺其官职和俸禄,把这些官职和俸禄授予那些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
(2)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以此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提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充分利用空闲地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
(4)实行“平籴法”。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多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止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5)改革军制,精选武士。中选者免除全家徭役,并奖给田宅。
李悝变法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7题:

1897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A孙中山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洪秀全


B

第8题:

梁启超的思想可以概括为()。

A.自强

B.变法

C.民权

D.救国


正确答案:BCD

第9题:

简述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正确答案: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
《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风行各地、群起仿效。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由汪康年继续主持。1898年8月8日停刊。

第10题:

简述梁启超的办报思想。


正确答案: (一)人物简介是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其新闻思想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办报经验的基础上和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办报思想,包含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三大部分。
(二)报刊思想
1.关于报刊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1)议国事: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
2)“去塞求通”:尽量掌握外情,做到知己知彼;
2.报纸的“两大天职”说: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3.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4.提出了健全舆论的主张:即必须具备“五本”,广博的知识、维护国家利益、不畏强暴、出自公心、要导之以真理(维护新闻真实性);
5.创造了浸润和煽动两种报刊宣传的方法;
(三)整体评价是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我国新闻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