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首和立功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题目
多选题
关于自首和立功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甲在犯抢劫罪后,自动投案自首,并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但是对两年前的盗窃行为只字未提,甲不构成自首

B

甲实施抢夺行为后,其父劝甲去自首,甲不情愿,但是甲父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又将甲送到公安局,甲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

C

甲因犯盗窃罪被抓后,又供述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自己两年前抢劫的犯罪事实,甲成立立功

D

甲、乙因犯故意伤害罪被抓,甲除如实供述与乙的共同犯罪之外,还提供了乙7年前故意杀人的线索,甲成立立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事实二”中乙的行为如何认定?

A.自首

B.坦白

C..般立功

D.重大立功


正确答案:D
93.【答案】D 【考点】 重大立功【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根据刑法第六+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分子有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第1款)。前款所称‘重大犯罪,.…一的标准,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等情形(第2款)。”《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因此,甲的抢劫致人死亡行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乙归案后对甲主动揭‘发,成立重大立功。因此,选D。

第2题:

本案在叶某的量刑情节上可以认定( )。

A.叶某成立自首

B.叶某成立立功

C.叶某不成立自首

D.叶某不成立立功


正确答案:AB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刑法》第68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根据《刑法》第68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本题中叶某和刘某一起去派出所报警,成立自首。叶某带领公安人员去公园捉拿王某,虽然王某早已携款逃走。但属于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成立立功。

第3题:

关于甲投案以及乙归案后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投案,不应认定为自首

B.甲提供线索致使乙被抓获的行为属于立功

C.乙对贩卖毒品罪成立自首

D.乙对行贿罪不成立自首


正确答案:BCD
【考点】自首;立功
【解析】《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甲在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直接向司法机关投案并交代了借公款给乙、接受乙贿赂和携款潜逃的事实,成立自首。至于甲投案自首出于何种动机在所不问。因此A项错误。《刑法》第68条 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是立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甲投案后提供线索协助司法机关将乙捉拿归案符合立功的构成要件,成立立功,B项正确。乙归案后主动交待的行贿,属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乙的交待构成坦白而不是自首。但对于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司法机关尚未掌握,乙对此交待应当成立自首。因此正确答案应为BCD。

第4题:

甲交通肇事后,其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不成立自首,因为甲并没有自动投案

B.甲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可以认定为代甲自首,故甲的行为成立自首

C.甲的父亲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可以认定为立功,但该立功也是为了甲,故可认定为甲成立立功

D.甲的行为虽然不能成立自首,但对于甲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的行为,在对甲量刑时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答案:A,D
解析:
犯罪嫌疑人被亲友采用捆绑等手段送到司法机关,或者在不明知的情况下被亲友带领侦查人员前来抓获的,由于犯罪嫌疑人并无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完全是被动归案,因此,上述情形不宜认定为自动投案。但是,法律对这种"大义灭亲"的行为应予以充分肯定和积极鼓励,在量刑时一般应当考虑犯罪嫌疑人亲友的意愿,参照法律对自首的有关规定酌情从轻处罚。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负责人就《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答记者问。 故A、D正确,B错误。需要说明的是,自首所要求的"自动投案"强调投案的自愿性,而本案中,甲根本没有投案意愿及想法,故不能认定为自首。此外,"立功"强调亲为性,甲父实施的行为不能认定为甲立功,故C错误。?

第5题:

对于自首和立功的人进行处罚,错误的做法是(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无从轻处罚情节

B.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C.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

第6题:

“事实二”中乙的行为如何认定?

A.自首

B.坦白

C.一般立功

D.重大立功


正确答案:D
【答案】D
【解析】《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根据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分子有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前款所称‘重大犯罪’……的标准,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等情形。”《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因此,甲的抢劫致人死亡行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乙归案后对甲主动揭发,成立重大立功。因此,选D。
【相关考点梳理】立功问题还需要掌握以下
1、犯罪分子通过贿买、暴力、胁迫等非法手段,或者被羁押后与律师、亲友会见过程中违反监管规定,获取他人犯罪线索并“检举揭发”的,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2、 职务犯罪人据以立功的线索、材料来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认定为立功:(1)本人通过非法手段或者非法途径获取的;(2)本人因原担任的查禁犯罪等职务获取的;(3)他人违反监管规定向犯罪分子提供的;(4)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提供的。

第7题:

对于自首和立功的人进行处罚,错误的做法是(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不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

C.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
15.A【解析】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A项是错误的。

第8题:

对于自首和立功的人进行处罚,错误的做法是()。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不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C.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

第9题:

甲因枪杀他人而归案,公安人员询问枪的来历时,甲交代了和乙共同抢劫枪支的事实,公安机关据此抓获了乙。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构成自首
B.甲构成立功
C.甲既构成自首,又构成立功
D.甲既不构成自首,也不构成立功

答案:A
解析: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本题中,甲在归案后又交代了和乙共同抢劫枪支的事实,构成自首。由于甲揭发的是同案犯的同案行为,因此不构成立功

第10题:

下列关于自首、立功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单位集体决定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而自动投案,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或者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动投案,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认定为单位犯罪的自首
B、甲向国家工作人员李某行贿后,主动投案,向检察机关交代了自己的行贿事实与李某受贿的事实,甲的行为同时成立自首与立功,应认定其中最有利于甲的情节
C、乙因受贿被羁押,羁押期间,主动交代因受贿而滥用职权的事实,对乙可以认定为自首
D、丙是海关的缉毒警察,因受贿被羁押。羁押期间,丙将自己查办犯罪职务活动中掌握的他人犯罪线索予以检举揭发的,不认定为立功

答案:C
解析:
A项是正确的。理由在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联合颁布实施的《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2)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办理单位走私犯罪案件中,对单位集体决定自首的或者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首应当认定为单位自首。”可以看出,单位集体决定或单位的主管人员只要符合“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的,即可以成立单位犯罪的自首。
B项是正确的。理由在于,甲“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的行为,成立自首。与此同时,甲的供述行为又揭发了他人的受贿事实,成立立功。因此,应认定其中最有利于甲的情节。
C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首先,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是行为人先被羁押,然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二)第三条的规定,虽然如实供述的其他罪行的罪名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犯罪的罪名不同,但如实供述的其他犯罪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犯罪属选择性罪名或者在法律、事实上密切关联,应认定为同种罪行。因此,乙不成立自首。
D项是正确的。理由在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二)第四条的规定,犯罪分子将本人以往查办犯罪职务活动中掌握的,或者从负有查办犯罪、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处获取的他人犯罪线索予以检举揭发的,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因此,丙不成立立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