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社会防卫理论最早在刑法中增加“保安处分”的是()

题目
单选题
根据社会防卫理论最早在刑法中增加“保安处分”的是()
A

《大清刑律》

B

《暂行新刑律》

C

《中华民国刑法》(1928年)

D

《中华民国刑法》(1935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新刑法”根据社会防卫理论专门增加了一章,称为()

A.劳动教养

B.行政拘留

C.管制

D.保安处分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刑法》(“新刑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时间效力上采取从新从轻主义,但是保安处分采取从旧主义

B.空间效力上采取以属人主义为主,以属地主义为辅

C.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保安处分属于从刑

D.原则体例均效法西方刑法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是《中华民国刑法》的内容特点。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3月公布了第一部《中华民国刑法》,通称“旧刑法”,1935年1月公布第二部《中华民国刑法》,称“新刑法”。从时间效力上看,“新刑法”采取“从新从轻主义”,但是保安处分采取“从新主义”和裁判后“附条件从新主义”,可见,A项表述错误。从空间效力上看,“新刑法”以属地主义为主,属人主义为辅,同时兼取特定犯罪的保护主义和世界主义,可见,B项表述错误。从刑罚体系上看,“新刑法”分主刑、从刑,主刑分为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从刑分为褫夺公权和没收,另有保安处分。但是,保安处分属于主刑,而不是从刑,可见,C项表述错误。从原则体例上看,“新刑法”均效法西方刑法,可见,D项是正确答案。

第3题:

根据社会防卫理论最早在刑法中增加“保安处分”的是()。

A.《大清刑律》

B.《暂行新刑律》

C.《中华民国刑法》(1928年)

D.《中华民国刑法》(1935年)


参考答案:D

第4题:

《大清新刑律》从西方引进的制度和原则有(  )。
A.保安处分
B.假释
C.正当防卫
D.罪刑法定


答案:B,C,D
解析:
解析:保安处分制度是由《中华民国刑法》引进的。

第5题:

引进保安处分制度的刑法典是(  )。
A.《大清新刑律》
B.《暂行新刑律》
C.《中华民国刑法》(1928)
D.《中华民国刑法》(1935)


答案:D
解析:
【精解】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修订的第二部《中华民国刑法》,通称“新刑法”。该刑法引进了保安处分制度。这里的“保安处分制度”,是20世纪初出现于欧洲的作为刑罚补充手段的制度,它以所谓“社会本位”和“相对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其主要特点是富有弹性,无所谓“罪刑法定”,可由法官任意解释,灵活运用,故选D项。

第6题:

根据保安服务特点和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保安员可以在保安服务中行使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权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南京国民政府新刑法中的保安处分包括()

A.感化教育

B.监护处分

C.强制工作处分

D.拘役


参考答案:A, B, C

第8题:

采用社会防卫主义理论,增设“保安处分”为专门一章的刑法典是( )。

A.大清新刑律

B.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

C.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

D.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


正确答案:D

第9题:

根据刑法理论,______是指客观上阻止了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但主观上没有防卫意图的情形。根据刑法理论,误以为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而实施所谓“防卫行为”的,叫做______。根据刑法规定,“______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机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______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上述空格应该依次填人哪一选项?()

A:偶然防卫一防卫不适时一正当防卫一正当防卫
B:防卫挑拨一防卫不适时一防卫行为一防卫行为
C:偶然防卫一假想防卫一正当防卫一防卫行为
D:偶然防卫一假想防卫一防卫过当一正当防卫

答案:C
解析:
【考点】正当防卫。详解:假想防卫是指客观上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而进行“防卫”行为:偶然防卫是指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法益的行为,符合了正当防卫客观条件的情况;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正确答案为C。

第10题:

下列刑法典中,规定有"保安处分"的是()。

  • A、《大清新刑律》
  • B、《暂行新刑律》
  • C、南京国民政府旧刑法
  • D、南京国民政府新刑法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