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法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

题目
单选题
关于行政法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
A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拘留处罚

B

行政法规对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时可以增设行政许可

C

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D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法制办裁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行政处罚法》第9条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10条第1款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B项,《行政许可法》第16条第4款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C项,《立法法》第69条规定,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D项,《立法法》第94条第2款规定,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C
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并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组成。故A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B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有由法律规定的,也有由当事人约定的,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下列哪一选项不能设定行政许可?()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部委规章
  • D、省政府规章

正确答案:C

第3题:

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C

第4题:

单选题
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
A

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

B

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

C

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D

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


正确答案: D
解析:
唐律承用隋《开皇律》中所确立的笞、杖、徒、流、死五刑,作为基本的法定刑,其具体规格稍有不同。①笞刑,即用法定规格的荆条责打犯人的臀或腿,自10至50分为5等,每等加10,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等,用于惩罚轻微或过失的犯罪行为。②杖刑,即用法定规格的“常行杖”击打犯人的臀、腿或背,自50至100分为5等,每等加10,稍重于笞刑。③徒刑,即在一定时期内剥夺犯人的人身自由并强迫其戴着钳或枷服劳役,自1年至3年分为5等,每等加半年,是一种兼具羞辱性和奴役性的惩罚劳动。④流刑,即将犯人遣送到指定的边远地区,强制其戴枷服劳役1年,且不准擅自迁回原籍的一种刑罚,自2000里至3000里分为三等,每等加500里,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较重的刑罚。妇女犯流罪的在原地服劳役3年。⑤死刑,即剥夺犯人生命的刑罚,是五刑中最重的一种,分为斩、绞两等,绞因得以保全遗体而稍轻于斩。

第5题:

多选题
关于李强与赵刚之间欠款的诉讼管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

甲市A区法院

B

甲市B区法院

C

甲市中级法院

D

应当专属甲市A区法院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B两项,《民事诉讼法》第23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民诉解释》第18条第2款规定,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因此,在本题中,赵刚所在地甲市A人民法院作为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对该案具有管辖权。李强作为接受货币的一方,其所在地也即甲市B人民法院作为合同履行地对该案具有管辖权。
C项,本案的借款标的额较小,故不可能由中级法院管辖
D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3条,专属管辖适用于因不动产、港口作业、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本案属于借款纠纷,不适用专属管辖

第6题:

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41.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包括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立项不属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

B.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应当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

C.对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国务院法制办经国务院同意后向社会公布

D.行政法规应当在公布后30日内由国务院法制办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正确答案:C

第7题:

单选题
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真题改编]
A

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包括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立项不属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

B

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应当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

C

有关部门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规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较大争议,起草部门未征得机构编制、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同意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缓办或者退回起草部门

D

行政法规应当在公布后30日内由国务院法制办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2条规定,行政法规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解释,适用本条例。同时,《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以“立项”为名列专章对行政法规的立项作出规定,因此,立项是行政法规的程序之一
B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16条规定,起草部门向国务院报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应当由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应当由该几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
C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19条第2款规定,有关部门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规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较大争议,起草部门未征得机构编制、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同意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缓办或者退回起草部门。
D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30条规定,行政法规在公布后的30日内由国务院办公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8题:

关于行政法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拘留处罚 B.行政法

关于行政法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拘留处罚

B.行政法规对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时可以增设行政许可

C.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法制办裁决


正确答案:C

《行政处罚法》第10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由此可知A的说法是错误的。《行政许可法》第16条,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由此B项是错误的。《立法法》第60条,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由此C是正确的。《立法法》第85条: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由此,D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正确答案是C。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行政法规的决定与公布,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行政法规均应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B

行政法规草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时,可由起草部门作说明

C

行政法规草案经国务院审议报国务院总理签署前,不得再作修改

D

行政法规公布后由国务院法制办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正确答案: D
解析:
AB两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26条规定,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者由国务院审批。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行政法规草案时,由国务院法制机构或者起草部门作说明。因此,行政法规可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也可由国务院审批通过。而审议行政法规草案时作出说明的机关既可以是国务院法制机构,也可以是起草部门
C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27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务院对行政法规草案的审议意见,对行政法规草案进行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报请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
D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30条规定,行政法规在公布后的30日内由国务院办公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由此可知,行政法规公布后应由国务院办公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而非由国务院法制办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10题:

单选题
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乙担心其母心脏病发作,遂谎称开车撞人,需付5万元治疗费,其母信以为真。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非法拘禁罪

B

绑架罪

C

抢劫罪

D

诈骗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非法拘禁罪是故意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非法拘禁罪没有勒索钱财的目的,即便是为了索取债务而拘禁的,索取的是自己的钱,而不是本属于被害人的钱。本题中,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持刀将乙逼入山中,不构成非法拘禁罪。
BCD三项,抢劫罪是当场被害人索取财物,而不是向被害人外的第三人索取财物,这是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所在。本题中,甲持刀将乙控制并通知乙向其母亲索钱,构成绑架罪,不构成抢劫罪。乙担心其母心脏病发作,遂谎称开车撞人,需付五万元治疗费,其母信以为真。此并非是行为人甲的欺骗行为,而是受害人自己担心母亲身体而采用的策略,对行为人甲的犯罪行为构成并不影响,即甲不构成诈骗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