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015年真题]

题目
多选题
关于甲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015年真题]
A

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情节严重,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

B

聚众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成立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

C

锯断隔离栏的行为,即使得到吴某的同意,也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

锯断隔离栏属破坏交通设施,在危及交通安全时,还触犯破坏交通设施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C两项,寻衅滋事罪,是指惹事生非,起哄闹事,肆意挑衅,随意骚扰,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对象具有不特定性和模糊性,而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对象具有明确性和特定性。甲为了开辟高速公路出口,组织多人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对象,因此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B项,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者交通秩序。甲的行为并未影响到交通秩序,不构成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
D项,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交通设施为特定破坏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隔离栏属于交通设施,甲锯断隔离栏的行为如果危及交通安全可能构成本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送给国有收费站站长吴某3万元,与其约定:甲在高速公路另开出口帮货车司机逃费,吴某想办法让人对此不予查处,所得由二人分成。后甲组织数十人,锯断高速公路一侧隔离栏、填平隔离沟(恢复原状需3万元),形成一条出口。路过的很多货车司机知道经过收费站要收300元,而给甲100元即可绕过收费站继续前行。甲以此方式共得款30万元,但骗吴某仅得20万元,并按此数额分成。
关于甲非法获利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擅自经营收费站收费业务,数额巨大,构成非法经营罪
B.即使收钱时冒充国有收费站工作人员,也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C.未使收费站工作人员基于认识错误免收司机过路费,不构成诈骗罪
D.骗吴某仅得20万元的行为,构成隐瞒犯罪所得罪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非法经营罪、招摇撞骗罪、诈骗罪、隐瞒犯罪所得罪。 A项,根据《刑法》第225条的规定,成立非法经营罪要求满足下列行为之一:(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3)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或者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4)其他被司法解释或者立法明确的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甲擅自从事高速公路收费活动,不属于上述内容,不构成非法经营罪。故A项错误。
B项,招摇撞骗罪要求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利益,破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信力。甲即使冒充国有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也不过是冒充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满足招摇撞骗罪对所冒充对象的要求。并且,由于过往司机很清楚在路边开口是逃避缴费的行为,并没有受骗,所以行为不满足招摇撞骗的性质。故B项正确。
C项,甲对设在远端、巴巴地等着司机出收费口的收费站工作人员没有欺骗行为,不成立诈骗罪。故C项正确。
D项,甲对于和吴某合谋共同犯罪的所得,由于事后不可罚的理由,不再成立独立的赃物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故D项错误。

第2题:

根据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有关规定,试回答下列问题。(10)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后,还需要进行沥青混合料的( )等路用性能检验。(2013真题)(2013检师真题)

A.渗水
B.低温抗裂性
C.水稳定性
D.高温稳定性

答案:A,B,C,D
解析:
通过马歇尔试验和结果分析,针对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OAC做进一步的试验检验,以验证沥青混合料的关键性能是否满足路用技术要求。1.沥青棍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2.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检验;3.其他性能检验:沥青混合料进行低温弯曲应变试验,以检验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同时,采用车辙板进行室内渗水试验,进一步检验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状况,以保证得出的配合比满足个性路用技术性能要求。

第3题:

下列关于红色预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侧重定量分析 B.侧重定性分析 C.重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D.不引进警兆自变量


正确答案:C
黑色预警法不引进警兆自变量;蓝色预警法侧重定量分析;红色预警法重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第4题:

(一)

  甲送给国有收费站站长吴某3万元,与其约定:甲在高速公路另开出口帮货车司机逃费,吴某想办法让人对此不予查处,所得由二人分成。后甲组织数十人,锯断高速公路一侧隔离栏、填平隔离沟(恢复原状需3万元),形成一条出口。路过的很多货车司机知道经过收费站要收300元,而给甲100元即可绕过收费站继续前行。甲以此方式共得款30万元,但骗吴某仅得20万元,并按此数额分成。

  请回答第86—88题。

关于甲非法获利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擅自经营收费站收费业务,数额巨大,构成非法经营罪

  B.即使收钱时冒充国有收费站工作人员,也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C.未使收费站工作人员基于认识错误免收司机过路费,不构成诈骗罪

  D.骗吴某仅得20万元的行为,构成隐瞒犯罪所得罪


答案:B,C
解析:
选项A错误。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收费站的收费业务也不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业务,甲的行为并不是一个市场上的经营行为,其行为也不会导致高速公路收费市场收费秩序的混乱。依据刑法规定,擅自经营收费站收费业务的,可构成诈骗罪。选项B正确。招摇撞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而国有收费站工作人员并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选项C正确。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本案中,二人约定甲在高速公路另开出口帮货车司机逃费。因此,并未实施导致收费站工作人员基于认识错误免收司机过路费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选项D错误。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从理论上讲,本罪主体不包括上游犯罪实施人,即产生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实施人,而是帮助犯罪分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其他人。如果是上游犯罪行为人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则属于在犯罪后对赃物的处理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叫后续行为,为此前上游犯罪行为所吸收,不另行处罚。在本案中,“甲以此方式共得款30万元,但骗吴某仅得20万元,并按此数额分成”属于犯罪后的内部分赃问题,不构成新的犯罪。

第5题:

(一)

  甲送给国有收费站站长吴某3万元,与其约定:甲在高速公路另开出口帮货车司机逃费,吴某想办法让人对此不予查处,所得由二人分成。后甲组织数十人,锯断高速公路一侧隔离栏、填平隔离沟(恢复原状需3万元),形成一条出口。路过的很多货车司机知道经过收费站要收300元,而给甲100元即可绕过收费站继续前行。甲以此方式共得款30万元,但骗吴某仅得20万元,并按此数额分成。

  请回答第86—88题。

围绕吴某的行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本应由收费站收取的费用,成立贪污罪

  B.贪污数额为30万元

  C.收取甲3万元,利用职务便利为甲谋利益,成立受贿罪

  D.贪污罪与受贿罪成立牵连犯,应从一重罪处断


答案:A,B,C
解析:
选项A、B正确。贪污罪,是指行为人是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并且非法获取的是本单位的财产。本案中,如果不是存在吴某和甲的行为,那么这些司机只有到国有收费站交费后才能离开高速公路。因此,这笔钱虽然尚未交给国有收费站,但是国有收费站必然能够获得的财产,是国有收费站确定的债权。所以,国家工作人员吴某与甲勾结,侵吞本应由收费站收取的费用,二人均成立贪污罪。因吴某与甲构成共同犯罪,均应对总的犯罪金额承担刑事责任,因此,贪污罪的犯罪金额为30万元。选项C正确。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本案中,国有收费站站长吴某收受贿赂,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构成受贿罪。选项D错误。受贿后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构成其他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因此,对吴某应以贪污罪与受贿罪并罚。

第6题:

甲送给国有收费站站长吴某3万元,与其约定:甲在高速公路另开出口帮货车司机逃费,吴某想办法让人对此不予查处,所得由二人分成。后甲组织数十人,锯断高速公路一侧隔离栏、填平隔离沟(恢复原状需3万元),形成一条出口。路过的很多货车司机知道经过收费站要收300元,而给甲100元即可绕过收费站继续前行。甲以此方式共得款30万元,但骗吴某仅得20万元,并按此数额分成。
围绕吴某的行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2015年)

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本应由收费站收取的费用,成立贪污罪
B.贪污数额为30万元
C.收取甲3万元,利用职务便利为甲谋利益,成立受贿罪
D.贪污罪与受贿罪成立牵连犯,应从一重罪处断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贪污罪、受贿罪。 根据《刑法》第382条的规定,贪污罪的行为对象是公共财物,但是在2013年卷二第20题表达的观点中,命题人认为要将“公共财物”扩张,包括单位的未来财产利益。依据这种观点,吴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吞本属于国有单位未来利益的行为,成立贪污罪。数额自然是本属于单位的30万元。故AB项正确。吴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取甲3万元,依据《刑法》第385条的规定,成立受贿罪。对于吴某的受贿罪与贪污罪,应该实行数罪并罚。故C项正确,D项错误。 但是,2014年卷二第21题中,交警要求违规货车司机向自己缴纳一半罚款金额的钱财然后放行,依照同样的逻辑,交警侵吞的应该是本来属于国家的利益,本应由国家收取的罚款,却认定为受贿罪而不是贪污罪。这样的命题方式一则涉嫌对法条文义的任意解读,犯了试图用超越文义的解释弥补法律漏洞的类推错误,二则来回改变答案,使得考生无所适从。

第7题:

关于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6年真题)

A: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B: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静态分析为主
C:项目决策与分析应坚持多方案比选与优化
D:经验判断法容易受个人主观认识的限制
E:专家评分法是方案比选的方法之一

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项目前期策划的任务及基本要求。A选项,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B选项,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参见教材P25~26。

第8题:

甲送给国有收费站站长吴某3万元,与其约定:甲在高速公路另开出口帮货车司机逃费,吴某想办法让人对此不予查处,所得由二人分成。后甲组织数十人,锯断高速公路一侧隔离栏、填平隔离沟(恢复原状需3万元),形成一条出口。路过的很多货车司机知道经过收费站要收300元,而给甲100元即可绕过收费站继续前行。甲以此方式共得款30万元,但骗吴某仅得20万元,并按此数额分成。关于甲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015年)

A.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情节严重,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
B.聚众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成立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
C.锯断隔离栏的行为,即使得到吴某的同意,也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锯断隔离栏属破坏交通设施,在危及交通安全时,还触犯破坏交通设施罪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交通设施罪。 AB项,寻衅滋事罪的成立要求以无事生非的动机随意毁坏财物,甲不具有无事生非的动机,而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所以不成立寻衅滋事罪。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要求聚集多人以人群聚集的方式阻碍交通,甲没有这样的行为,所以不构成该罪。故AB项错误。
CD项,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杆,造成3万元的财产损失,由于对国家财物吴某的被害人承诺无效,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该行为同时制造了交通隐患,危及交通安全,还满足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犯罪构成。故CD项正确。

第9题:

甲送给国有收费站站长吴某3万元,与其约定:甲在高速公路另开出口帮货车司机逃费,吴某想办法让人对此不予查处,所得由二人分成。后甲组织数十人,锯断高速公路一侧隔离栏、填平隔离沟(恢复原状需3万元),形成一条出口。路过的很多货车司机知道经过收费站要收300元,而给甲100元即可绕过收费站继续前行。甲以此方式共得款30万元,但骗吴某仅得20万元,并按此数额分成。

  请回答第86—88题。

关于甲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情节严重,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

  B.聚众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成立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

  C.锯断隔离栏的行为,即使得到吴某的同意,也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锯断隔离栏属破坏交通设施,在危及交通安全时,还触犯破坏交通设施罪

  


答案:C,D
解析:
选项A错误。寻衅滋事罪是指无事生非,起哄闹事,肆意挑衅,随意骚扰,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有下列寻衅滋事情形之一的,成立本罪:(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据此可知,甲虽然任意毁损公私财物,但该行为并没有破坏社会秩序,不构成寻衅滋事罪。选项B错误。“聚众堵塞交通、破坏交通秩序”,是指纠集多人堵塞交通使行使车辆、行人不能通过,或者故意违反交通规则,破坏正常的交通秩序,影响顺利通行和通行安全的行为。据此可知,甲聚众锯断高速公路隔离栏的行为没有堵塞交通,也没有破坏交通秩序,不构成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选项C正确。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必须有处分权限,才排除犯罪的成立。吴某对隔离栏没有处分权限,因此不能承诺免责。选项D正确。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隔离栏属于正在使用中的交通设施,若甲的行为危及交通安全的,可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

第10题:

(2018年真题)关于社会评价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定性分析强调对事件结果的描述和分析
B.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时应尽量引用直接或间接数据
C.社会评价通常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中选择使用一种方法
D.逻辑框架法、利益相关者分析、参与式评价是社会评价的专用方法
E.对比分析法可以用于社会评价

答案:B,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评价方法类型。A 错误,定性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文字描述,强调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分析和预测。重点关注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C 错误,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通常相辅相成、共同使用。D错误,逻辑框架法属于通用方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