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4
pH=2
pH=5
pH=6
pH=7
第1题:
使用苯甲酸钠的最适pH为
A、pH=4
B、pH4
D、pH>7
E、pH=7
第2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等电点为
A、pH 2~3
B、pH 3~4
C、pH 4~5
D、pH 5~6
E、pH 6~7
第3题:
患者,女性,27岁。妊娠37周,阴道流液3小时入院。患者诊断为胎膜早破,采用pH试纸测定的结果应该是
A、pH≤3
B、pH3~4
C、pH4~5
D、pH5~6
E、pH≥6.5
第4题:
使用苯甲酸钠的最适pH值为
A、pH=4
B、pH4
D、pH>7
E、pH=7
第5题:
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错误的是
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B、胃肠道内的pH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pH1~3(空腹偏低,约为1.2~1.8,进食后pH上升到3),十二指肠pH5~6,空肠pH6~7,大肠pH7~8。
C、pH值影响被动扩散的吸收
D、主动转运很少受pH值的影响
E、碱性药物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
第6题:
患者男性,53岁,十二指肠溃疡病史6年, 1d前搏柏油样便,考虑是溃疡出血,为了止血,需要将胃内的pH提高到
A.pH>3
B.pH>4
C.pH>5
D.pH>6
E.pH>7
第7题:
大肠埃希菌的等电点为
A、pH 2~3
B、pH 3~4
C、pH 4~5
D、pH 5~6
E、pH 6~7
第8题:
有关胃液pH监测描述,错误的是
A、重症患者应激胃酸分泌增加,可出现应激性胃黏膜病变,胃液pH监测指导抑酸药物应用
B、胃内酸性环境可促进胃内细菌生长繁殖,引起细菌移位,胃液pH监测指导控制胃液合适pH
C、胃液pH监测指标包括胃内平均pH、pH中位值及pH>3、pH>4、pH>5、pH>6的总时间百分比
D、胃液pH监测方法包括试纸检测法和pH仪测定法
E、评价胃泌酸功能和抑酸药物疗效为胃液pH监测目的之一
第9题:
A、PH=8
B、PH>7
C、PH=7
D、PH>6
E、PH<6
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