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曾生育2女孩,近半年来月经不调,8~12,26天,基础体温双相,月经第6天刮出子宫内膜 病理为:仍可见分泌期内膜

题目
单选题
35岁,曾生育2女孩,近半年来月经不调,8~12,26天,基础体温双相,月经第6天刮出子宫内膜 病理为:仍可见分泌期内膜应考虑什么诊断()
A

更年期月经紊乱

B

不全流产

C

黄体发育不全

D

黄体萎缩不全

E

无排卵型功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女,28岁,婚后3年,2次自然流产,近1年来月经不调,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多,基础体温双相型,但高温相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不降,月经来潮第5日行诊刮,病理报告见到分泌期内膜,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无排卵性功血

B、子宫内膜炎

C、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D、黄体功能不足

E、子宫黏膜下肌瘤


正确答案:C

第2题:

35岁,曾生育2女孩,近半年来月经不调,8~12,26天,基础体温双相,月经第6天刮出子宫内膜病理为:仍可见分泌期内膜应考虑什么诊断A、更年期月经紊乱

B、不全流产

C、黄体发育不全

D、黄体萎缩不全

E、无排卵型功血

上述病例,该病人的下步治疗应为A、月经前半期给雌激素

B、月经后第5天给克罗米酚

C、下次月经前8~10天给孕激素

D、雌-孕激素序贯

E、雌-孕激素联合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C

第3题:

女,36岁,婚后3年2次自然流产,近1年来月经不调,表现为经期延长,出血量多,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上升经常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不降。月经期诊断性刮宫,内膜病理检查为增生期内膜和分泌期内膜并存。应诊断为

A、无排卵性功血

B、子宫内膜炎

C、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D、黄体功能不足

E、子宫黏膜下肌瘤


参考答案:C

第4题:

30岁已婚妇女,月经周期(9~10)天/28天,BBT呈双相。现月经第5天诊刮,子宫内膜病理报告最可能是

A.子宫内膜蜕膜样变
B.晚期分泌期子宫内膜
C.增生期子宫内膜
D.部分增生期部分分泌期
E.月经期子宫内膜

答案:D
解析:

第5题:

36岁妇女,GP,行人工流产2次。近1年来月经不调,表现为经期延长,出血量多,基础体温双相,但上升相常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不降,月经来第5天刮宫,仍能见到分泌期子宫内膜,其可能的诊断是

A.无排卵型功血
B.子宫内膜炎
C.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D.子宫黏膜下肌瘤
E.黄体功能不足

答案:C
解析:
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或黄体机制异常引起黄体萎缩不全,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以至不能如期完整脱落,而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第6题:

30岁,月经周期为(8~10)/28天,基础体温呈双相,但高温相下降迟缓,月经第5天刮宫病理应为

A.变性坏死的子宫内膜

B.晚期分泌期子宫内膜

C.增殖早期及具有分泌反应的腺体

D.增生期宫内膜

E.蜕膜样组织


正确答案:C

第7题:

35岁,曾生育2女孩,近半年来月经不调,8~12/26天,基础体温双相,月经第6天刮出子宫内膜病理为:仍可见分泌期内膜。上述病例,该病人的下步治疗应为

A.月经前半期给雌激素

B.月经后第5天给克罗米酚

C.下次月经前8~10天给孕激素

D.雌孕激素序贯

E.雌孕激素联合


正确答案:C

第8题:

患者女性,25岁,14岁初潮,月经周期28~30天,近半年月经期延长,每次持续8~14天,经期无腹痛,妇科检查未见异常。推测此患者还可能存在的异常是

A.经前宫颈黏液结晶涂片见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B.月经第5天诊刮子宫内膜呈混合型变化

C.基础体温双相型,但上升缓慢

D.月经第5天诊刮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型变化

E.基础体温双相型,高温相持续8天


参考答案:B

第9题:

35岁,曾生育2女孩,近半年来月经不调,8~20/26天,基础体温双相,月经第6天刮出子宫内膜病理为:仍可见分泌期内膜上述病例,该病人的下步治疗应为

A、月经前半期给雌激素
B、月经后第5天给克罗米酚
C、下次月经前10~14日开始口服甲羟孕酮
D、雌孕激素序贯
E、雌孕激素联合

答案:C
解析:
黄体萎缩不全的治疗:
1)孕激素:使黄体及时萎缩,内膜完整脱落。自下次月经前10~14日幵始,每日口服甲羟孕酮10mg,连用10日,有生育要求者可肌内注射黄体酮。无生育要求者可口服单相避孕药。
2)绒促性素:有促进黄体功能的作用,用法同黄体功能不足。(监测到卵泡成熟时应用hCG5000~10000U1次或分2次肌内注射。)

第10题:

35岁,曾生育2女孩,近半年来月经不调,8~2/26天,基础体温双相,月经第6天刮出子宫内膜病理为:仍可见分泌期内膜。

上述病例,该病人的下步治疗应为

A、月经前半期给雌激素
B、月经后第5天给克罗米酚
C、在排卵后或预期下次月经前12~14日开始肌内注射黄体酮
D、雌孕激素序贯
E、雌孕激素联合

答案:C
解析:
治疗:
1.黄体功能替代疗法 在排卵后或预期下次月经前12~14日开始肌内注射黄体酮10~20mg,每日1次,连用10~14日。
2.绒促性素 用法同黄体功能不足,HCG有促进黄体功能的作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