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小摄影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

题目
问答题
材料一:“小摄影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和动物交朋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与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通过从平面图形中发现角、指出角、画角,使学生经历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
3.在学习中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说出通过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和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正方形纸、活动角、直尺、三角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角
板书“角”字,问:这是什么字?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上面有角?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角的数学乐园游玩,在角的乐园里,我们不仅能玩得开心,还可以学到许多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在哪些地方有角。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出示课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角,你能找到它们吗?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的角抽象出具体的图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表象。
3.出示练习
第1题,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作适时的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角的表象的正确认识。
4.教师拿出各种形状的纸,提问学生:在这些图形中各有几个角?最后教师拿出一张圆形的纸问学生,这张纸有角吗?(没有)
设计意图:当学生对角形成正确的表象后,再次从平面图形中准确找角,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拓宽学生的视野,角不但能独立存在还可藏在图形中。
5.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圆形纸,试着折出一个角。全班交流,指一指折的角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折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增加感性认识,逐步抽象出角的表象。
(二)动手实践,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1.摸一摸你所折的角,你有什么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一个尖儿,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2.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同样角的各个部分也都有名字,出示角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教师结合幻灯片的演示强调:这个尖尖的部分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3.课件出示几个角,请同学分别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角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三)观察比较,知道角有大有小。
1.活动一:学生自己先用活动角摆一个角,然后根据教师的要求摆一个比自己手中的角更大或者更小的角。
2.活动二:师生互动,先由教师摆出一个角,然后学生再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大的角,到前面比一比。再让学生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小的角进行比较。
3.课件演示: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角,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谁大谁小?
4.课件出示练习题:下面的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动手操作实践,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角度埋下伏笔。
(四)动手尝试,掌握角的画法
1.活动一:
(1)怎样画一个角呢?学生自由尝试画角。
(2)师:展示画对的角,请同学说说是怎么画的。
生:先画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边。
师:画角需要用到一些什么工具呢?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设计意图: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2.活动二:学生练习画角
(1)请你自己动手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角的画法和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2)出示课件,请你画一个比老师的角更大的角和一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简单渗透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出示课件:小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先要定顶点。再从顶点引两边。边长短,角不变。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记忆角的组成、角的域法以及角的大小。
2.出示课件:欣赏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3.猜猜看一张长方形的纸有4个角,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4.出示课件:找找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
5.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  )
A

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正面教育原则

D

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正确答案: B
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一块面积为2公顷的平行四边形苗圃,高为80米,底边是()米。
A

250

B

25

C

1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单选题
0.496÷1.2=()÷12
A

4.96

B

49.6

C

496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单选题
在德育过程中,李老师以表扬、激励为主,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体现了哪条德育原则?()
A

长善救失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疏导原则

D

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正确答案: C
解析: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在德育过程中要做到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第5题:

单选题
针对下列情形,说法正确的是(    )。
A

遇中暑者,不论其情况是否严重,都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B

溺水者被营救上岸后,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

若儿童发生烫伤,但伤势较轻,可用红花油涂抹患处

D

对于骨折病人应先包扎固定再止血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第6题:

单选题
“将心比心”、“以己度人”体现的印象形成效应是()
A

晕轮效应

B

刻板效应

C

投射效应

D

近因效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即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

第7题:

单选题
马克思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是()。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神话进化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起源论。(1)神话起源论,中国宋朝的朱熹、西方的《圣经》都持这种观点;(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沛西·能;(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孟禄;(4)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5)生活需要起源论,这是劳动起源论的扩展。

第8题:

单选题
0.625÷5=()。
A

0.125

B

0.135

C

0.10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第二、三学段的学段课程目标对写作的要求为()。
A

写话

B

写段落

C

习作

D

写记叙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一教学规律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A

启发性原则

B

教育性原则

C

目标性原则

D

直观性原则


正确答案: A
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③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和学会思考;④发扬民主教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