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铁路单线隧道工程长度3km,岩体为Ⅳ~Ⅴ级围岩,采用正台阶钻爆法施工,开工后两个月,下台阶开挖700m,

题目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铁路单线隧道工程长度3km,岩体为Ⅳ~Ⅴ级围岩,采用正台阶钻爆法施工,开工后两个月,下台阶开挖700m,上台阶开挖490m,二次衬砌200m。该隧道出口段通过一天然冲沟,山势险峻,围岩覆盖层最薄处仅4m。在上台阶继续开挖过程中上拱部出现冒顶塌方事件,致使数名工人被困在洞内。 问题: 1.隧道施工组织安排有何问题? 2.通过冲沟地段应采取何种措施? 3.抢救洞内施工人员应如何进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施工组织安排存在问题:(1)该施工单位采取的并不是正台阶法,下台阶开挖太快;(2)Ⅳ~Ⅴ级围岩属于软弱围岩,循环进尺太大,违反软弱围岩应"短开挖"的原则;(3)支护不及时;(4)衬砌封闭太慢;(5)在出口段浅埋隧道未采取合理的超前支护和地表预加固措施;(6)在现场未显示出采取合理科学的监控量测措施,对围岩特别是上拱部施工变形未监控到位。
2.通过冲沟地段,应采取以下措施:(1)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和地质探测;(2)在出口段进行地表注浆预加固,提高冲沟处围岩稳定性;(3)在洞内开挖采取长管棚超前支护或小导管超前支护;(4)短进尺,弱爆破,减少对围岩扰动;(5)加强监控量测,观测围岩变形;(6)加强径向锚喷支护,早封闭,快衬砌。
3.靠近坍塌地段要加强支护,防止再次坍塌伤人;打人管道或通过完好的通风管、主供水管向掌子面提供新鲜空气;通过管道向掌子面输送牛奶等事物;侧向钻爆打小洞或从塌方体内淘小洞进入掌子面救人;联系数量足够的120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在营救现场待命抢救伤员。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分离式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为K19+720~K20+200,全长480m。隧道左右洞相距36m,地质情况相同,其中K19+720~K19+775段和K20+165~K20+200段穿越强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较软,岩体破碎,为Ⅴ级围岩段;K19+775~K19+875和K20+035~K20+035段穿越中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中硬,岩体较破碎—破碎,为Ⅳ级围岩段;K19+875~K20+035段穿越微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中硬,岩体较破碎,为Ⅲ级围岩段。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隧道设钢支撑和仰拱。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Ⅳ级和V级围岩的连续长度及合计长度进行了统计,并由(A)负责对该隧道进行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出具了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B)、(C)、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及对策等。
事件二:施工单位采用钻爆法开挖,IV级围岩段,爆破设计周边眼为60个,爆破后,某开挖面残留有痕迹的炮眼数为45个。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IV级围岩段初期支护施工作业时,采用了钢拱架型式的钢支撑。
事件四:施工单位在进行仰拱及防水板施工作业时,采取了如下做法:
①IV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55±4m,V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45±4m;
②仰拱施工采用左右半幅分次浇筑方式;
③防水板搭接宽度为80±10mm。
<1> 、结合事件一和背景,写出隧道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理由。
<2> 、事件一中A、B、C各代表什么?
<3> 、针对事件二和背景,计算周边炮眼痕迹保存率,并判断该值是否满足《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的要求。
<4> 、事件三中,按材料的组成还可以采取哪种型式钢支撑?
<5> 、逐条判断事件四种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


答案:
解析:
1. K19+720~K19+775段,Ⅴ级围岩连续长度为55m,超过50m,所以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2. A为施工单位,B为评估方法,C为评估步骤。
3. 45÷60×100%=75%。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中相关规定,对于中硬岩炮眼痕迹保存率应不小于70%,而本次爆破后炮眼痕迹保存率为75%>70%,故满足该要求。
4.按材料的组成还可以采取格栅钢架型式的钢支撑。
5. ①错误,改正:Ⅳ级围岩仰拱与掌子面距离不得超过50m,Ⅴ级围岩仰拱与掌子面距离不得超过40m。
②错误,改正:仰拱施工宜整断面一次成型,不宜左右半幅分次浇筑。
③错误,改正: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第2题: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右线长1618m,左线长1616m,设计净空宽度10.8m,净空高度6.6m,设计车速80km/h。该隧道围岩主要为IV级,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断面设计如图3-1所示。

隧道穿越岩溶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开挖过程中发现不同程度的渗水和涌水,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对隧道渗水和涌水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进行止水处理,注浆工艺流程如图3-2所示。

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单位做法如下:
①上台阶开挖,掌子面距初期支护距离为3m;
②下台阶开挖,掌子面距初期支护距离为4m;
③仰拱每循环开挖长度为3m;
④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120m;
⑤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开挖。
<1> 、按隧道断面形状,该隧道的洞身属于哪一类型?该类型适用条件是什么?
<2> 、写出图3-1中构造物A、B、C、D的名称。
<3> 、写出图3-2中工序E、F的名称。
<4> 、除背景中所采用的隧道涌水处理方法外,还可能需要选择哪些辅助施工方法?
<5> 、逐条判断施工单位台阶法开挖做法是否正确。


答案:
解析:
<1> 、属于曲墙式。适用于地质条件差、需承受较大围岩水平压力的情况。
<2> 、A是二次衬砌,B是排水盲沟,C是中心排水管沟,D是仰拱。
<3> 、E是安装导管,F是注浆管路安装。
<4> 、还可以选择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井点降水;深井降水。
<5> 、①错;②错;③对;④错;⑤对。

第3题:

以下公路隧道工程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是()。

A、某隧道长1000m,其中V级围岩长度为350m

B、某500m长的黄土隧道工程

C、某浅埋隧道,其洞口存在偏压

D、某300m长的小净距隧道

E、某隧道长2500m,其中V级围岩段落最大连续长度40m,合计长度为700m


参考答案:ABDE

第4题:

对于长度为3km的山岭石质铁路隧道,开挖方法为(  )。

A.钻爆施工法
B.掘进机施工法
C.盾构施工法
D.沉管施工法

答案:A
解析:
此题主要考察考生对隧道开挖施工方法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表述,钻爆施工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条件;掘进机施工法(TBM)是一种利用回转刀具开挖(同时破碎和掘进)隧道的机械装置。TBM施工方法的优点是开挖作业能连续进行;缺点是机械的购置费和运输、组装、解体等的费用高.机械的设计制造时间长,初期投资高,因此,不用于短隧道。盾构法在软弱地层中修建地铁和交通隧道以及各种用途管道的施工中应用相当广泛。沉管施工法是修建水底隧道通常采用的方法。 本题的正确项是“A.钻爆施工法”。

第5题:

隧道开挖是控制施工工期和造价的关键工序,保证开挖质量,为围岩的稳定和支护创造良好条件。(3).采用钻爆法开挖,其爆破效果应满足( )。

A.开挖轮廓圆顺
B.开挖面平整
C.对于硬岩,周边眼炮痕保存率应不低于80%
D.两茬炮衔接时,台阶形误差不得大于150mm

答案:A,B,C,D
解析:
P394钻爆法开挖隧道,爆破效果应符合下列规定:(1)开挖轮廓圆顺,开挖面平整。(2)围岩为硬岩时周边眼炮痕保存率大于等于80%。(3)两茬炮衔接时,出现的台阶形误差不得大于150mm。

第6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山岭隧道工程,该隧道为分离式双向四车道公路隧道,起讫桩号K23+510~K26+235,全长2725m。岩性为砂岩、页岩互层,节理发育,有一条F断层破碎带,地下水较丰富。隧道埋深18~570m,左、右洞间距30m,地质情况相同,围岩级别分布如图1-1所示。

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喷锚初期支护+二次混凝土衬砌,IV、V级围岩设钢支撑和仰拱。本工程合同工期为22个月,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决定按进、出口两个工区组织施工,左洞进、出口同时进洞施工,采用钻爆法开挖,模板台车衬砌。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了开挖支护月进度指标为:Ⅲ级围岩135m/月,Ⅳ级围岩95m/月,Ⅴ级围岩50m/月;施工准备2个月,左、右洞错开施工,右洞开工滞后左洞1个月,二衬滞后开挖支护1个月,沟槽及路面工期3个月,贯通里程桩号设定在K24+900。在设计无变更情况下,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安全优质完成该工程。
事件二:隧道开挖过程中,某些段落施工单位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开挖,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①上台阶环形开挖;②核心土开挖;③上部初期支护;④左侧下台阶开挖;⑤右侧下台阶开挖;⑥左侧下部初期支护;⑦右侧下部初期支护;⑧仰拱开挖、支护。部分工序位置如图1-2所示。

<1> 、根据背景资料,计算各级围岩总长及所占比例(以百分比表示,四舍五入,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 、分别写出适用于该隧道Ⅲ、Ⅳ级围岩的施工方法。
<3> 、针对事件一,计算隧道施工工期(单位:月,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4> 、针对事件二,复制图1-2至答题卡上,在图中按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补充开挖线,并在图中填写工序①和②的位置;并写出工序①~⑧的正确排序(以“②→③→⑥→……”格式作答)。


答案:
解析:
<1> 、根据背景资料,计算各级围岩总长及所占比例(以百分比表示,四舍五入,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Ⅲ级围岩长度=970+880=1850m,所占比例为1850÷2725=67.9%
Ⅳ级围岩长度=210+150+120+170=650m,所占比例为650÷2725=23.9%
V级围岩长度=60+100+65=225m,所占比例为225÷2725=8.3%

<2> 、分别写出适用于该隧道Ⅲ、Ⅳ级围岩的施工方法。
适用于Ⅲ级围岩的施工方法为全断面法和台阶法;适用于Ⅳ级围岩的施工方法为台阶法。

<3> 、针对事件一,计算隧道施工工期(单位:月,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1)左洞进口至贯通面前开挖支护时间:60÷50+210÷95+970÷135+150÷95=12.2(月)
左洞出口至贯通面前开挖支护时间:65÷50+170÷95+880÷135+120÷95+100÷50=12.9(月)
左洞开挖支护用时12.9个月。
(2)隧道施工工期=施工准备时间+左洞开挖支护时间+右洞开工滞后时间+二衬滞后时间+沟槽及路面工期=2+12.9+1+1+3=19.9(月)

<4> 、针对事件二,复制图1-2至答题卡上,在图中按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补充开挖线,并在图中填写工序①和②的位置;并写出工序①~⑧的正确排序(以“②→③→⑥→……”格式作答)。
施工排序: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第7题:

我国南方某两车道隧道呈南北向展布,隧道最大埋深为80m;隧道全长470m。隧道进出口段的围岩为较软岩,岩体破碎,且BQ值<250。隧道洞口覆盖层较薄,有坍方、落石等危害,且有较大的偏压。隧道施工地段无有害气体。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之后,及时施作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及施作第二次衬砌。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按所处地层划分,本隧道属于( )隧道。
  
A、软土
  
B、浅埋
  
C、瓦斯
  
D、岩石

2、本隧道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为( )。
  
A、掘进机法
  
B、新奥法
  
C、盖挖法
  
D、盾构法

3、洞口围岩为( )级。
  
A、Ⅱ
  
B、Ⅲ
  
C、Ⅳ
  
D、Ⅴ

4、隧道进出口处宜设置( )。
  
A、涵洞  
B、通道
  
C、明洞   
D、暗洞

5、按隧道长度划分,本隧道属于( )隧道。
  
A、特长
  
B、长
  
C、中
  
D、短


答案:B,C,D
解析:
1、修建的岩层中的成为岩石隧道,修建在土层中的称为土质隧道;岩石隧道修建在山体中的较多,故又称山岭隧道,软土隧道常常修建在水底和城市,故称为水底隧道和城市道路隧道。 2、新奥法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是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程施工方法。 3、Ⅴ级围岩的主要定性特征为:较软岩,岩体破碎;软岩,岩体较破碎;极破碎各类岩体,碎、裂状,松散结构。 4、洞顶覆盖层较薄,难以用暗挖法建隧道时,隧道洞口或路堑地段受坍方、落石、泥石流、雪害等危害时,道路之间或道路与铁路之间形成立体交叉,但又不宜做立交桥时,通常应设置明洞。 5、

第8题:

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94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和长花岗岩,设计阶段对围岩定级为Ⅱ / Ⅲ级,施工过程中围岩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评定。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根据围岩情况拟分别采用全断面法和台阶法开挖施工。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围岩详细定级时,在哪些情况下,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2.根据背景材料,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是什么?
3.根据背景材料,什么叫台阶法?台阶法有几种形式?


答案:
解析:
1.围岩详细定级时,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1)有地下水。
(2)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
(3)存在高初始应力。
2.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辅助眼则应由里向外逐层起爆。
3.(1)台阶法是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距离后再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
(2)台阶法分为二台阶法、三台阶法。

第9题:

隧道台阶法开挖可用于( )。

A:I~Ⅲ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B:I~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
C:Ⅲ-Ⅵ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D:Ⅵ—V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答案:B
解析:
全断面法可用于I~Ⅲ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Ⅳ级围岩中跨度隧道和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加固措施后,也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台阶法可用于Ⅲ~Ⅳ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V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也可采用台阶法开挖。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可用于Ⅵ—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的中小跨度隧道。

第10题:

A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全长1280m。根据设计图纸,进口段50m埋置较深,出口段30m埋置较浅,设计围岩级别均为V级,石质比较破碎。洞身部分除进、出口段外围岩级别主要为II级,局部节理较发育地段围岩级别为III级,地下水木发育。在施工前及施工中有以下情况发生:
事件一,进口段正洞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刚进洞即发生塌方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事件二,由于该隧道围岩中基本没有裂隙水,且钻孔时高压水有时不足,钻爆作业时粉尘特别大,施工队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但效果不明显。
事件三,进出口段V级围岩段开挖支护完成后,同时进入洞身II、III级围岩地段施工,假定每一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后由出口端单口开挖。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造成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
2.针对事件二,还可采取什么措施有效降低粉尘?
3.针对事件三,进入洞身II、III级围岩地段后多少天可实现隧道贯通。


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
主要原因是:采用的开挖方法不对,不应采取全断面法施工,而应采取台阶法施工。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隧道开挖方法的应用。根据隧道施工工法要求及现场施工经验,对于单线隧道,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II、III级围岩地段,台阶开挖法适用于IV、V级围岩;背景资料显示该隧道为单线隧道,进口段虽然埋置较深,但围岩级别为V级,石质比较破碎,不能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否则会造成坍塌。
2.【参考答案】
还应采取:湿式凿岩、喷雾洒氷、个人防护等措施。
【考点解析】此题考查隧道开挖防尘措施要求。在隧道施工中采取的防尘措施应是综合性的,应分别从工艺控制、机械辅助、人身保护多角度采取措施。对于隧道防尘应采取湿式凿岩、孔口捕尘、机械通风、喷雾洒水和个人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尘措施。背景资料中仅采用机械通风措施是不够的。
3.【参考答案]
122d.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是否熟悉隧道开挖进度计算方法。解题思路是首先查找背景资料中给定的条件,主要计算参数有:洞身II、III级围岩地段同一时间开始施工;单口循环开挖进尺为2.50m;平均综合循环时间为12h;剩余20m由出口端单口开挖。具体计算过程是:首先计算每天单口施工进尺,为24/12X2.5=5m;再计算两口同时施工的时间,为(1280—50—30—20)÷(5X2)=118d,最后计算单口20m进尺施工时间,为20÷5=4d
施工天数为:118+4=122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