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中,为提高喷混凝土抗变形能力,可以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题目
单选题
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中,为提高喷混凝土抗变形能力,可以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

在喷射混凝土中增加钢纤维

B

在喷射混凝土中铺设钢筋网

C

通过打锚杆联合支护

D

增加喷射厚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下工程开挖后,对于软弱围岩优先选用的支护方式为()。

A.锚索支护
B.锚杆支护
C.喷射混凝土支护
D.喷锚支护

答案:B
解析:
对于软弱围岩,相当于围岩分类中的Ⅳ类和 V类围岩,一般强度低、成岩不牢固的软岩,破碎及强烈风化的岩石。该类围岩在地下工程开挖后一般都不能自稳,所以必须立即喷射混凝土,有时还要加锚杆和钢筋网才能稳定围岩。

第2题:

对地下工程围岩出现的拉应力区多采用的加固措施是( )。

A:混凝土支撑
B:锚杆支护
C:喷混凝土
D:挂网喷混凝土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26
提高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措施有支护或衬砌和锚喷技术。当地下工程围岩中出现拉应力区时,应采用锚杆稳定围岩。

第3题:

常用的锚喷支护类型有:喷射混凝土支护、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喷混凝土支护、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锚喷加设钢拱架式设置仰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关于提高混凝土抗变形性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形控制主要包括对干缩变形、温度变形控制等,掺入一定量的钢纤维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
B. 控制过大的干缩变形可通过限制水泥用量、保持一定骨料用量的方法,以及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减小水灰比,充分掏实,加强早期养护,利用钢筋的作用限制混凝土的变形过分发展等
C. 考虑混凝土的变形影响,混凝土结构中不留伸缩缝,则可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变形
D. 混凝土中内外温差可造成内胀外缩,使外表面产生很大拉力而导致开裂
E. 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选择低热水泥,减小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对一般纵向较长的混凝土工程应采取设置伸缩缝,并在施工中采取特殊措施;在结构物中设置温度钢筋等措施

答案:A,B,D,E
解析:
考虑混凝土的变形影响,混凝土结构中常留有伸缩缝。

第5题:

土钉支护施工时,为确保所喷混凝土层的整体性,禁止将混凝土分层喷射。( )


答案:错
解析:
土钉支护施工基坑开挖的坡面上,采用机械钻孔,孔内放人钢筋注浆,在坡面上安装钢筋网,喷射厚度为80~200mm的C20混凝土,使土体、钢筋与喷射混凝土面板结合为一体,强化土体的稳定性。这种深基坑的支护结构称为土钉支护,又称喷锚支护、土钉墙。土钉支护具有以下特点:材料用量和工程量小,施工速度快;施工设备和操作方法简单;施工操作场地小,对环境干扰小,适合在城市地区施工;土体支护位移小,对相邻建筑物影响小;经济效益好。土钉支护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过降水措施后的砂士、粉土、黏土中。土钉支护的施工工艺:定位→钻机就位-成孔一→插钢筋→注浆→喷射混凝土。土钉支护依设计规定的分层开挖深度按顺序施工,.上层士钉喷射混凝士前不得进行下一层的施工。成孔钻机可采用螺旋钻机、冲击钻机、地质钻机并按规定钻孔施工。插人孔中的二级以上的螺纹钢筋必须除锈,保持平直。注浆可用重力、低压或高压方法。喷射混凝土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射分二次进行分层喷射。第--次喷射后铺设钢筋网,并使钢筋网与土钉连接牢固。喷射第二_次混凝土,要求表面湿润、平整,无滑移流淌现象。待混凝土终凝后2h,浇水养护7d。

第6题:

喷锚支护是()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
A.喷射混凝土 B.错杆 C.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D.管棚 E.钢拱架喷射混凝土


答案:B,D,E
解析:

第7题:

喷锚支护是()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

A、 喷射混凝土
B、 锚杆
C、 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D、 管棚
E、 钢拱架喷射混凝土

答案:B,C,E
解析:
2018新教材P93 浅埋暗挖法施工地下结构需采用喷锚初期支护,主要包括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支护结构形式,可根据围岩的稳定状况,采用一种或几种结构组合。

第8题:

喷锚支护是由()等结构组合的支护形式。

A、注浆锚杆

B、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C、喷射混凝土

D、钢筋骨架

E、锚杆


答案:BCE

第9题:

关于喷射混凝土支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喷射混凝土支护可以有两种支护作用形式,即单独支护和与锚杆的联合支护(或锚喷网联合支护),单独支护主要应用于围岩稳定的巷道
B. 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多采用C15~ C20
C. 喷层厚度一般为100~200 mm,作为单独支护时常采用100~150 m m,通常不超过200mm
D. 喷射混凝土具有较强粘结力,不仅可有效防止围岩的松动破碎,还能和围岩紧密地在一起共同工作;喷混凝土具有防止围岩风化、避免其强度弱化的能力,还可以改善围岩应力状态,有利于提高围岩承载能力

答案:C
解析:
喷层厚度一般为50~150 m m,作为单独支护时常采用100~150mm,通常不超过200mm。

第10题:

地下工程开挖后,对于软弱围岩优先选用的支护方式为()。

A、锚索支护
B、锚杆支护
C、喷射混凝土支护
D、喷锚支护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27。
本题考查的是边坡稳定。喷锚支护是在地下工程开挖后,及时地向围岩表面喷一薄层混凝土,有时再增加一些锚杆,从而部分地阻止围岩向洞内变形,以达到支护的目的。喷锚支护能使混凝土喷层与围岩紧密结合,并且喷层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变形特性,因而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调整围岩应力的重分布,最大限度地保护岩体的结构和力学性质,防止围岩的松动和坍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