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自我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理论观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自我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理论观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又称为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代表着正统的精神分析运动的新发展。
(1)自我心理学的发展经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防御概念;第二阶段,把自我看做一种本能,提出自我本能、自我内驱力和自我力比多学说;第三阶段,弗洛伊德给予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以相对独立的地位,安娜进一步强调自我的作用,阐述了自我防御机制,第四阶段,自我心理学由哈特曼正式建立并广为发展。
(2)主要理论观点:弗洛伊德的“三我”人格结构和自我防御机制;安娜·弗洛伊德更重视自我的作用,反对本我对心理活动具有绝对支配地位,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还提出了自我的发展路线;哈特曼发表了《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正式建立。探讨了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等;艾里克森的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三方面来考察自我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自我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是将Freud理论( )。

A.从“超我”移植到“自我”

B.从“自我”移植到“本我”

C.从“超我”移植到“本我”

D.从“本我”移植到“自我”


正确答案:D

第2题: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统治地位认知心理学所代替,认知学习理论得到快速发展。其中,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等都有很大影响。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有:(1)学习实质:学习不是简单的S-R的联结,而是S-O-R的过程,结果形成“认知地图”。(0代表有机体的内部变化)(2)学习结果:不是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情境的“认知地图”。它是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是情境整体的领悟。(3)学习过程: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根据预期进行尝试,不断对周围环境进行认知,形成“目标一对象一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即形成了整体的认知地图。

第3题:

( )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界最具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维果斯基

D.埃里克森


正确答案: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界最具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阶段”的具体含义,二是具体的发展阶段。

第4题:

简述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理论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人们的能力信念越强,他们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坚持的时间就越强。

第5题:

简述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独立因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
(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
(3)智力多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第6题:

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答案:
解析:
答案略

第7题: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
(2)行为主义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还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

第8题:

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正确答案:
29.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1)主要观点。
①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②他们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
(2)特征。
①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人。
②他们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意识的功能,故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第9题:

简述有关人格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人格特质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同物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这五种人格特质表现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
(2)人格类型说。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类型模式主要是用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他把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
(3)人格维度说。人格维度是将人格特征差异放在一个连续变量上进行描述的方法。艾森克是人格维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情绪稳定性。两个维度构成四各人格类型:偏于内倾又情绪稳定的黏液质;偏于外倾又情绪不稳定的胆汁质;偏于内倾而情绪不稳定的抑郁质;偏于外倾而情绪稳定的多血质。

第10题:

简述学习动机的自我实现的理论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自我实现的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七种需要是推动人各种行为的动力的基本源泉,需要的满足是由低级到高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