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气的铅直温度的结构分层为()、()、()、()和()

题目
填空题
地球大气的铅直温度的结构分层为()、()、()、()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具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答案:对
解析:

第2题:

地球表面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


正确答案:岩石圈

第3题:

简述大气的垂直结构分层?


参考答案: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 在结构上可将大气分为五层, 即对流层,平流层, 中间层,热成层(暖层)、散逸层(外层)

第4题: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世界气象组组根据大气温度的铅直分布、扰动程度、电离现象等不同性质,统一规定将大气在铅直方向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3/4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

第5题: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大气活动
  • B、水循环
  • C、太阳辐射
  • D、地球活动

正确答案:C

第6题:

臭氧在大气中有什么作用?它与平流层温度的铅直分布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臭氧是氧分子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为氧原子,然后又与氧分子化合而成。它在大气中的含量极少,分布也不均匀。在近地层中臭氧很少且不稳定。
从10km高度开始逐渐增多,在20-30km高度处达最大值,再往上,臭氧含量又逐渐减少,到55-60km高度上就极少了。臭氧能强烈吸收大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到大气中温度的铅直分布。同时,也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大阳紫外线的伤害。
少量的臭氧还具有净化空气、消毒杀菌等作用。在平流层下层,气温随高度不变或微有上升,到25—30km以上,气温升高较快,到了平流层顶,气温约升至一3—一17℃。
平流层的这种气温分布特征,是与它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并且存在着大量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有关。

第7题:

下列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有关的是() ①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②地球的内部结构 ③充足的水分 ④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第8题:

以下哪些属于边界层大气运动特征?()

A、必须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B、大气密度不均匀,特别是在铅直方向的不均匀

C、大气运动的水平尺度大于垂直尺度

D、大气边界层主要是湍流运动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按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特征,可以将地球上的大气层分为()。


正确答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第10题:

简述大气的垂直结构分层及其温度变化特点.


正确答案: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暖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散逸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