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

题目
问答题
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由于新相难以生成,加入晶种或控制搅拌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制冷剂液体为什么要过冷?


正确答案: 制冷剂液体过冷的目的是减少产生闪发气体,从而提高单位制冷量。

第2题:

何为过冷度?它的危害是什么?如何减小过冷度?


正确答案:过冷度:凝结水的温度低于凝汽器入口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现象称过冷现象,两者的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凝结水过冷的监视及其消除:
1)危害:
A.示冷却水额外带走热量所产生的冷源损失,要将凝结水加热到原来的温度就要多耗燃料。一般凝结水的过冷度每增加1℃,燃料消耗量就增加0。1-0。15%。
B.于凝结水过冷还会造成溶氧增加,使管道、低加等受到腐蚀。
2)主要原因及措施:
A.凝汽器水位过高,淹没部分铜管.运行中应保持凝汽器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B.凝汽器内积存空气:不严密漏入空气,汽侧充满了蒸汽和空气的混合体.运行中要保持真空严密性,并维护好抽汽设备.

第3题:

“过冷现象”是由于落水者过冷和不活动所引起。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凝结水过冷却度增大对机组有什么不利,如何减少过冷却度?


正确答案: 凝结水出现冷却度,可使凝结水中含氧量增大,引起对设备的腐蚀而且凝结水本身的热量额外地被循环水带走而造成的浪费。一般过冷却度每增加1℃,锅炉燃料消耗量约增加0.1~1.5%,因此高压汽轮机只允许过冷却度在2℃以内。减少过冷却度的方法是:运行中严密监视凝汽器水位升高,避免凝结水淹没铜管,尽量保持凝结水低水位运行;注意真空系统严密性,防止空气漏入,保证抽气器正常工作。
有些电厂因各季循环水温低而引起凝结水过冷却度的增大,采取适当减少循环水量的措施,改进了凝汽器铜管的布置结构,使低压加热器的疏水经疏水泵打入住凝结水管等方法。

第5题:

过冷现象


正确答案: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过冷”。

第6题:

解释凝结水过冷度。列举几项产生凝结水过冷的原因。


正确答案: 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减去凝结水温度称为过冷度。
凝结水产生过冷的原因:
1)、凝汽器管束布置不合理,汽阻大。
2)、真空系统严密性差漏空气量大。
3)、凝汽器水位偏高。
4)、真空泵运行不正常。
5)、凝汽器冷却水管破裂,凝结水内漏入循环水。
6)、凝汽器冷却水量过多或水温过低。

第7题:

如何处理炉子过冷?


正确答案: 一周期出现炉子过冷时,如情况不十分严重,只要加强鼓风提温,一般可很快好转。如情况比较严重,可倒出部分熔体,加入一定数量的热冰铜,加强鼓风即可。二周期出现炉于过冷时,如发现及时,要调好风口位置,提高送风量,必要时向炉内加入一定量焦炭用以提温。发现太晚,过冷程度过大,倒出熔体,重新加入冰铜吹炼。

第8题:

潜液泵发生气蚀时,会产生()。

  • A、压力
  • B、噪声
  • C、高温
  • D、过冷现象

正确答案:B

第9题:

什么是“过冷现象”?过冷度指什么?


正确答案: ①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过冷”。
②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第10题:

什么是过冷现象和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金属在实际结晶过程中,从液态必须冷却到理论结晶温度(T0)以下才开始结晶,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理论结晶温度T0和实际结晶温度T1之差△T,称为过冷度。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并不是一个恒定值,而是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就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也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