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植物菌原体病害的特点及防治?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植物菌原体病害的特点及防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植物菌原体由原来的类菌原体(MLO)更名而来,在林木上发现的病害有泡柚丛枝病、刺槐丛枝病、桑萎缩病、枣疯病、苦楝丛枝病、杉树黄化丛枝病,其繁殖方式有二均分裂、出芽生殖或老细胞内新个体释放等形式。又称裂殖菌。其所致病害为系统性病害,症状有丛枝、黄化和花器变叶等。病害通过嫁接、媒介昆虫和菟丝子等传播。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苗圃,清除病株,控制传播介体,利用四环素族搞生素独处理病株进行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植物类菌原体病害的典型症状特征是()、()


正确答案:黄化;丛枝

第2题:

简述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意义。


正确答案: A.生物防治的概念或定义;
B.生物防治与可持续农业的一致性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相融性;
C.生物防治有利于实现以自然控制为核心的农业生态系统;
D.生物防治的优点E.生物防治是植物病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3题:

简述植物病毒病害防治。


正确答案: (1)检疫
(2)根除病株、杂草
(3)利用无毒种子、块茎、接穗
(4)抗性品种
(5)防治传毒介体
(6)化学防治:增抗剂、杀虫剂

第4题:

简述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是其强制性和预防性。
2、林业技术防治
(1)育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
(2)造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适地适树、造混交林
(3)林分抚育中的防病措施:生态治理的思路:区划、培育和经营有机结合,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
3、选育抗病品种
4、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迄今所利用的主要是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亦称拮抗微生物或生防菌。生物防治的机制主要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杭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不利作用主要有抗菌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及交互保护作用等。
生物防治措施及其应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有两类基本措施:
1、是大量引进外源拮抗菌;
2、是调节环境条件,使已有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增长并表现拮抗活性。
5、物理防治
6、化学防治

第5题:

简述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斑点:发生在叶、茎、果等部位,患病组织局部坏死,一般有明显的边缘,成为形状、大小、颜色各
不相同的斑点;
(2)腐烂:发生在植物的各个部位,患病组织崩解、变质,细胞死亡,表现为点发性或散发性,由于组织
分解的程度不同,有软腐、干腐之分;
(3)萎蔫:植物局部或整株由于失水丧失膨圧使枝、叶萎垂的现象;
(4)变色:是植物发病后色泽发生改变;
(5)畸形:多数促进性和抑制性德病变都可能导致各种畸形病状。

第6题:

植物类菌原体病害的典型症状是黄化、丛枝。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简述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发生特点:
1、初侵染的菌源主要来自带菌的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病残体、田边杂草或其他寄主、带菌土壤和昆虫等。
2、细菌接触感病植物后通过伤口或植物表面的自然孔口侵入。侵入寄主后通常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从死亡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在寄主薄壁细胞或组织内扩展的可引起叶斑、腐烂等症状。
3、植物细菌病害常在病部表现水渍或油渍状,在空气潮湿时有的在病斑上产生胶粘状物称为菌脓。
4、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流水、风夹雨、介体昆虫、线虫等,还可以通过人的农事操作在田间传播。
5、高温、多雨(尤以暴风雨)、湿度大、氮肥过多等因素均有利于细菌病害的流行。

第8题:

简述植原体病害的特点。


正确答案:(1)传播:嫁接、菟丝子、昆虫介体传病。介体终生带毒,但不经卵传播。
(2)细胞内寄生全株性侵染。
(3)病害防治:四环素家族: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脱甲基氯四环素、盐酸四环素等4000倍液;使用方法:叶面喷洒(四环素族抗生素不溶于水,需要盐酸作溶媒)、根部或枝条浸渍法、树干灌注法。

第9题:

简述枝干病害发展特点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1)病害种类少,病原种类多;
(2)各侵染源寄生性差距悬殊;
(3)初侵染源:已感病的活立木及枯死的树木或枝条;
(4)多年生;
(5)再侵染:不明显;
(6)潜育期:长。1-2个月或2-3年;
(7)传播方式:因病害种类而异;
(8)侵入途径:各种伤口;自然孔口;
(9)有些枝干病害具有潜伏侵染现象。

第10题:

简述园林植物细菌病害的侵染循环特点及防治途径.


正确答案: 侵染循环:
(1)侵入途径(伤口,自然孔口);
(2)传播途径和侵染来源
防治途径:
(1)园林技术防治;
(2)抗生素治疗;
(3)防止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