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脱水可分为高渗性脱水、()和()。

题目
填空题
根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脱水可分为高渗性脱水、()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符合等渗性脱水特征的是

A、易发生休克

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细胞外液渗透压无变化

E、尿量增多


参考答案:D

第2题:

高渗性脱水的主要特点

A、细胞外液高渗,细胞内液减少

B、细胞外液增加和细胞内液减少

C、细胞内液增加

D、细胞外液增加

E、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增加


参考答案:A

第3题:

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

A.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渗透压降低

B.细胞外液容量增加,渗透压降低

C.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渗透压增高

D.细胞外液容量增加,渗透压升高

E.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溶液量增加


正确答案:C

第4题:

关于高渗性脱水错误的是

A.电解质的损失比水分少

B.血浆渗透压比正常高

C.血清钠>150mmo1/L

D.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细胞内液无明显的变化

E.脱水征较轻


正确答案:D

第5题:

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渴中枢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C、肾血流减少

D、细胞内液减少

E、细胞外液减少


参考答案:B

第6题:

关于高渗性脱水错误的是( )。

A.电解质的损失比水分少

B.血浆渗透压比正常高

C.血清钠>150mmol/L

D.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细胞内液无明显的变化

E.脱水征较轻


正确答案:D
此题暂无解析

第7题:

什么是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时机体可通过哪些措施使细胞外液高渗有所回降?


正确答案: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对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0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均减少的钠水代谢障碍。回降机制有:口渴,增加饮水2、少尿,减少水分排出3、细胞内水向细胞外转移,起“自我输液”作用。

第8题:

高渗性脱水时可发生()。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细胞外液减少

C.细胞内液减少

D.血浆渗透压升高


正确答案:BCD

第9题:

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

A.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渗透压降低

B.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渗透压降低

C.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渗透压升高

D.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渗透压降低

E.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渗透压正常


参考答案:C

第10题:

高渗性脱水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

A.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B.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D.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E.钠、水成比例丢失,细胞外液容量骤减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