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MTT比色法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MTT比色法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及主要试验条件。


正确答案:

在适当介质中,碱性药物(B)可与氢离子结合成阳离子[BH+],而酸性染料可解离成阴离子[In-],碱性药物的阳离子与酸性染料的阴离子定量结合成有色络合物[BH+In-]离子对,可以定量的被有机溶剂提取,在一定波长处测定该溶液有色离子对的吸收度,即可计算出喊性药物的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水相的pH值、酸性染料的种类、有机溶剂的种类与性质、有机相中的水分及酸性染料中的有色杂质。

第2题:

简述亚硝酸盐-重氮化偶合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及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当pH值为1.8时,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酰胺化合为重氮化合物,再与盐酸N-(1-萘基)-乙烯二胺作用,形成红色偶氮染料,比色定量。本法的最低检出量为0.05mg亚硝酸。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中的亚硝酸盐氮。

第3题:

简述酚磺酞比色法测糖精钠的原理。


正确答案:
酚磺酞比色法是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果胶、CO2、酒精等后,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分离糖精钠,然后与酚和硫酸在175℃作用生成酚磺酞。酚磺酞与氢氧化钠有呈色反应,形成红色化合物,红色深浅与试样中所含糖精量成正比,因而可用分光光度比色定量。

第4题:

简述空气中甲醛的AHMT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的原理。


正确答案:空气中甲醛与AHMT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化合物,其色泽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通过比色定量测定甲醛的含量。

第5题:

简述邻二氮菲比色法测定水中总铁的原理和步骤。


正确答案: 1.邻二氮菲与铁离子生成橙红色配合物。水中的高铁用盐酸羟胺还原成铁离子,通过显色,在508nm进行比色测定,可以测定总铁。2.步骤:A.标准系列,水样控制条件显色;B.测定标准系列,并绘制标准曲线;C.测定水样,在标准曲线上查寻对应浓度。

第6题:

关于用MTT比色法检测IL-2活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需要依赖细胞株

B、活的增殖细胞具有吸收MTT能力

C、颜色深浅反映细胞代谢活性的强弱

D、可反映B细胞功能

E、反映T细胞功能


参考答案:D

第7题:

简述经典恒温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第8题:

简述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的原理。


正确答案: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的原理是样品经消化后,在pH8.5~9.0时,铅离子与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溶于三氯甲烷,所呈红色的深浅与铅离子的含量成正比,据此可进行分光光度比色定量。加氰化钾、柠檬酸铵、盐酸羟氨掩蔽干扰离子。

第9题:

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及关键点。


正确答案:原理:在适当的介质中,碱性药物(B) 可与氢离子结合成(BH+),而一些酸性染料可解离为(In-),两者定量结合成有色络合物(BH+·In-)离子对,可被有机溶剂定量提取,在一定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即可算出碱性药物的含量。
关键点:
(1)水相最佳pH 值:使得BH+和In-最多。
(2)酸性染料及其浓度:常用溴甲酚绿、溴麝香草酚蓝(BTB)等。可稍过量。
(3)有机溶剂的选择:对((BH+·In-)取效率高,氯仿最理想。
(4)水分的影响:严防水分的混入。有机层可加入无水硫酸钠等脱水剂或经干燥滤纸滤过。
(5)有色杂质的排除:易混入有机相中影响测定结果。在加入供试品之前,将缓冲溶液与酸性染料的混合液先用所选的有机溶剂萃取弃去,以除去有色杂质。

第10题:

简要说明MTT法的原理。


正确答案: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其原理是活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能将四氮唑化物(MTT)由黄色还原为蓝色的甲月替,后者溶入有机溶剂(如二甲亚砜、无水乙醇或酸化异丙醇等),浓度与活细胞成正比。其可在560nm处用酶标仪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