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湿原理

题目
名词解释题
GPS测湿原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如果GPS接收机所在位置是事先测定的,只要知道各颗GPS星的轨道参数,地面接收机和各卫星之间的直线距离L是可以算出的,通过计算L和所测伪距之差即可得到由于大气影响所带来的延迟。
延迟的大小包含有大气结构的信息,可用来作为大气探测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用于测量大气水汽含量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测地型GPS接收机能够实时地计算和显示GPS单点定位结果。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GPS是以()来进行定位的。

  • A、三角测量定位原理
  • B、长方形定位原理
  • C、圆形定位原理
  • D、椭圆形定位原理

正确答案:A

第3题: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测区基础控制测量工作,测区面积约1800km2,地势平坦,无CORS网络覆盖。工作内容包括10个GPS C级点GPS联测、三等水准连测及建立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测量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及1 985国家高程基准。


测区已有资料情况:测区周边均匀分布有3个国家GPS B级框架点,一条二等水准路线经过测区。


观测设备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双频GPS接收机(5mm+1ppm)3台套,DS1水准仪1套。


技术要求:GPS C级网按同步环边连接式布网观测;按照三等水准连测GPS C级点高程;


采用函数f(χ,y)=a0+a1x+a2y+a3χ2 +a4 y2+a5χy计算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


经GPS观测、水准连测及数据平差处理,获得了GPS C级点的CGCS2000坐标及1985高程成果。某GPS三边同步环各坐标分量情况统计见表。



拟合方法:利用GPS C级成果计算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经检验精度为±0.05m。


问题:


1.本工程共能建立几个同步环?计算本工程的独立基线数有几条?


2.根据本项目给出的某同步环给出的数据(见表)计算各坐标分量残差与同步环闭合差。


3.简述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何检验本项目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精度?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共需建立几个同步环?计算本工程的独立基线数有几条?


答:由题意,GPS控制点数n=10+3,接收机数k=3。 3台接收机只能构成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同步图形,边连接是指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一条边(即两个公共点)相连,3台GPS接收机为了完成C级测量,至少要构成v=8个同步图形,两个同步图形有u=2个公共点,全网观测时段数C=11;基线向量总数J=C*k*(k-1)/2=33条;独立基线向量数J=C*(k-1)=1 1*2=22条。



2.根据本项目给出的某同步环给出的数据(见表)计算各坐标分量残差与


同步环闭合差。


答:各坐标分量残差:


Wχ=14876. 383+(-7285. 821)+(-7590. 560)=-0.002m


Wy=2631.812+14546. 403+(-17178. 218)=-0.003m


Wz=8104. 319+( -153 78. 581) +7 274. 25 7=-0.005m


同步环闭合差:



3.简述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何检验本项目高程异常拟合


模型的精度?


答:(1)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建立过程:


①选点:


选取n个(n一般要求大于待估参数个数,本题待估参数为6)在测区内分布


合适的公共点(同时具有三等水准高程和GPS大地高的点)。设各点数据为(χi,yi,Hi,hi,其


中i=1,2,…,n),H为大地高,h为水准高程。


②坐标重心化:



计算重心坐标:,其中i=1,2,…,n



公共点坐标重心化:,其中i=1,2,…,n


坐标重心化的目的是提高计算精度(注:坐标重心化不是必须要做的)。


③计算高程异常:


计算公共点高程异常:ξi=Hi-hi,其中i=1,2,…,n


④建立误差方程:


按公式建立误差方程,v为改


正数。


应用最小二乘原理计算得到待估参数aj的估值(其中j=1,2,…,6)。


⑤建立拟合模型:


测区待定点k的高程异常按以下模型计算:



拟合的水准高程为:


(2)检验本项目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精度:


①按上述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各检验点高程异常ξ与其实测高程异常ξ计算高


程异常不符值△(△=ξ);


②计算高程异常不符值的中误差,作为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


(3)求取参与拟合的联测点拟合后的中误差,可得内符合精度,将检核点代入模型计算,求


取得到的中误差即为外符合精度。




第4题:

GPS测湿原理


正确答案:如果GPS接收机所在位置是事先测定的,只要知道各颗GPS星的轨道参数,地面接收机和各卫星之间的直线距离L是可以算出的,通过计算L和所测伪距之差即可得到由于大气影响所带来的延迟。延迟的大小包含有大气结构的信息,可用来作为大气探测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用于测量大气水汽含量。

第5题:

对于连续刚构桥主梁挠度监测适宜采用的方法和设备为()

  • A、布置水准测点,定期进行主梁线形测量
  • B、建设GPS测点,在线进行线行测量
  • C、基于连通管原理,在线采用静力水准系统监测
  • D、布置测点,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正确答案:C

第6题:

温度计测量湿度的原理是()

  • A、温差测湿
  • B、蒸发吸热
  • C、液体降温
  • D、散湿吸热

正确答案:B

第7题:

GPS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何?


正确答案: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1)GPS卫星星座
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GPS卫星星座,记作(21+3)星座。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倾角为55度,各个轨道平面之间相距60度,即轨道的升交点赤经各相差60度。每个轨道平面内各颗卫星之间的升交角距相差90度,一轨道平面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平面上的相应卫星超前30度。
在两万里高空的GPS卫星,当地球对恒星来说自转一周时,它们绕地球运行两周,即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12恒星时。位于地平线以上的卫星颗数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最少可见4颗,最多可见11颗。在用GPS信号导航定位时,为了结算测站的三维坐标,必须观测4颗GPS卫星,称为定位星座。这4颗卫星在观测过程中的几何位置分布对定位精度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某地某时,甚至不能测得精确的点位座标,这种时间段叫作“间隙段”。但这种时间间隙段是很短暂的,并不影响全球绝大多数地方的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的导航定位测量。
(3)地面监控系统
对于导航定位来说,GPS卫星是一动态已知点。星的位置是依据卫星发射的星历——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算得的。每颗GPS所播发的星历是由地面监控系统提供的。卫星上的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卫星是否一直沿着预定轨道运行,都要由地面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地面监控系统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颗卫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GPS时间系统。这就需要地面站监测各颗卫星的时间,求出钟差。然后由地面注入站发给卫星,卫星再由导航电文发给用户设备。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4)GPS信号接收机
GPS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第8题:

档案部门采用的测湿仪器有哪几种?测湿原理相同的是哪些仪器?测量较准确的是哪种仪器?
档案部门采用的测湿仪器有:普通干湿表、通风干湿表、毛发自记湿度计、电阻湿度表。
其中通风干湿表与普通干湿表测湿原理相同。
测量准确性好的是通风干湿表。

第9题:

毛发湿度计测湿原理是根据脱脂后毛发随空气湿度变化而伸缩的物理特性制成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简述GPS测区踏勘的内容。


正确答案: 交通情况、植被情况、水系分布情况、控制点分布情况、居民点分布情况、当地风俗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