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组合。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组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暴雨时短暂时间内,在地表沟谷中汇聚的暂时性水流,将沟谷中物质侵蚀,搬运,并沉积在沟谷口的过程叫做()

  • A、洗刷作用
  • B、冲刷作用
  • C、淋滤作用
  • D、河流地质作用

正确答案:B

第2题:

简述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组合。


正确答案:集水盆、沟谷主干、洪积扇。

第3题:

简述底流消能的特点及其与下游水流的衔接形式、形成消力池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底流消能的特点:①通过水跃将急流转变为缓流而消能;②主要靠水跃产生的表面旋滚与底流间的强烈紊动、剪切和掺混消能;③流态稳定,消能效果好;④对地质和尾水条件要求低,适应性强;⑤产生的雾化小;⑥方量大,投资高。底流消能与下游水流有①临界水跃;②远驱水跃;③淹没水跃等三种衔接形式。形成消力池的主要措施:①护坦尾修筑消力坎;②降低护坦高程;③降低护坦和修筑消力坎。

第4题:

沟谷也可以称为河谷,即河流的流水下蚀而形成的沟渠。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喀斯特峰林与喀斯特平原是温带喀斯特的典型地貌组合。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渡槽是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道路、沟谷等的架空输水建筑物。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坳沟形成标志着沟谷发育已进入()阶段。


正确答案:衰亡

第8题:

简述沟谷侵蚀制约因素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1、降雨因素:大雨时,因为水量比较大,具有较大的能量,它冲刷沟谷,并通过溯源侵蚀向源头伸长。
2、地质因素:在基岩出露的地区,冲沟除沿原始凹地生成外,还常沿各种不同的构造线发展,包括节理、断层、岩层层面和不同岩性的接触面等。因此,其延伸方向,排列形式和密度等,往往与地质构造和岩性的特征密切相关。
3、地形因素:在岩性均一和地形相同的坡面上,冲沟的间距大致相似,排列形式主要由坡度决定,一般在>30度的坡地上多作平行排列,而在<30度尤其是<20度的坡地上,由于冲沟之间易于互相兼并,则多为树枝状排列。特别是在坡长不一致的情况下,还容易形成树枝状的冲沟网。
4、土壤因素:土壤对水分的渗透能力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土壤的透水性越好,越不易发生地表径流,侵蚀强度越小。
5、植被因素:植被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和流量,从而降低地表径流的侵蚀力和对泥沙的搬运能力。

第9题:

简述山岳冰川地貌组合的特点?


正确答案: 具有垂直分带性
1)冰蚀地貌带——位于雪线以上,以冰斗、刃脊、角峰为主。
2)冰蚀—冰碛地貌带——位于雪线以下,尾碛垅以上,以冰谷、侧碛堤、冰碛丘陵、鼓丘为主。
3)冰碛地貌带——以尾碛垅为代表。
4)冰水堆积地貌带——尾碛垅以下,表现为冰水扇和外冲平原。

第10题:

沟谷流水地貌组合可分为三部分:集水盆地、沟谷和()。


正确答案:冲出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