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境规划的内容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流域水环境规划的内容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编制清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严格遵守()、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答案:生态保护红线

第2题:

根据《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应当严格遵守( ),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水功能区划。

A.生态保护红线

B.环境质量底线

C.资源利用上线

D.环境准入清单


答案:ABCD

第3题:

根据水环境规划研究的对象,可将水环境规划分为两大类型,即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

A、水环境治理规划

B、水环境承载力规划

C、水质控制规划

D、水资源系统规划


参考答案:D

第4题:

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按照()确定各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

  • A、水域岸线分区
  • B、水功能区
  • C、流域综合规划
  • D、防洪规划

正确答案:B

第5题:

某开发区规划环评预测的水环境容量不足以支持开发区全部的规划项目,开发区废水排放总量指标的确定应考虑()。

A:按达标排放确定排放总量
B:调整河流的水环境质量指标
C:调整产业规划,降低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D:制定基于满足水环境功能的流域水污染控制计划

答案:C,D
解析:
水环境容量与废水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有:①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因子COD和氨氮;②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③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应根据环境功能区划所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选用适当的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水环境容量;对季节性河流,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④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实现达标排放,水体无足够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⑤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上述基于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最小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如预测总量大于上述两类指标中的某一类指标,则需调整规划,降低污染物总量。

第6题:

根据《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省和汉江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的有:( )。

A.水环境保护相关规划、水功能区划及相应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总量控制指标

B.饮用水水源监测情况

C.水质水量监测点位分布及监测预警信息

D.排污口设置情况


答案:ABCD

第7题:

城市河湖水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A.城市水体功能区划

B.城市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案的制定

C.城市水污染调查与分析

D.城市水环境预测

E.水景观生态数据的收集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国家确定的重要()的省界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水环境质量监测规范执行。

A.海河流域

B.湖水流域

C.江河流域

D.黄河流域


答案:C.江河流域

第9题:


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0分)


现有我国北方某流域,包括干流及其一级支流8条,共同汇入其上级主干流。流域水系年均径流量占其上级主干流径流量的45%。流域洪水期及枯水期水量差异明显,且冬季存在冰封期。流域内现有省级、市级自然保护区各1个,流域周边另有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与流域水系存在着一定联系。流域范围内有大量的草原。流域内水系沿线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城镇、村庄或厂矿区。污水或经污水处理厂处理,或经简易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进入流域水系。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某流域基于本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现状,编制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涉及流域水利防洪、农业灌区灌溉、重点工业供水、居民生活供水、水土保持治理、水系水质维护、5项水库及水电站建设工程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用水保障等诸多方面。基于流域规划内容,现需要开展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问题】


1.规划环评中必须要收集哪些相关规划?


2.本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调查评价范围包括哪些?


3.本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评价内容包括哪些?


4.为全面了解流域水环境现状,应在流域范围内如何布设调查监测点?给出主要监测内容。


5.流域水生生态调查需重点关注哪些区域?


6.流域陆生生态调查中,植被调查可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调查内容有哪些?应重点关注哪些生态影响?


7.流域水生生态调查中可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调查内容有哪些?应重点关注哪些生态影响?


8.规划中应提出的哪几个主要方面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
解析:

1.流域所处行政区以及其上级、下级相关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水利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资源能源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各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相关规划。


2.流域区域、流域周边的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流域水系与其上级主干流交汇口上下游。


3.流域规划协调性评价、流域水资源平衡、流域水环境容量、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流域陆生及水生生态影响、流域社会经济影响、流域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影响、流域开发对其上级主干流下游地区的影响。


4.监测点包括:(1)干流与8个支流的汇流处,及其上下游;(2)8个支流的上游河段;(3)干流与其上级主干流的汇流处,以及汇流处的上下游;(4)城镇、村庄或厂矿区等大型点源排放处,及其上下游;(5)与自然保护区的水力联系处,及其上下游。主要观察内容:水深、流速、河流宽度、坡度、河流形状;主要监测项目:水温、pH、SS、石油类、CODCr、BOD5、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氨氮、六价铬、砷、汞、镉、铜、铅、锌等。


5.(1)流域内的2个自然保护区;(2)流域外相关的2个自然保护区;(3)5项水库及水电站建设工程选址的上、下游;(4)有资料记载的流域内珍稀保护水生生物活动区及其“越冬场、产卵场、索饵场”的分布情况;(5)干流与其上级主干流的汇流处下游段。


6.植被调查方法有:资料收集、现场调查、遥感遥测。植被调查内容有:流域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珍稀保护植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及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状况等。重点关注相关建设工程占地范围珍稀保护物种及其与水资源的依赖关系。


7.(1)采取的方法有:历年资料收集、群众访问、捕捞采样、专家经验法判断。(2)调查内容包括: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鱼类区系组成、种类、“三场”分布;珍稀水生生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与分布、保护级别与状况等。(3)重点关注的生态影响是:水量、水质、水温、障碍物阻断、“三场”破坏。


8.(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珍稀保护水生生物的“三场区”保护;(3)提出水质保护,水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建议。




1.该题考察环评人员对规划环评的理解及资料收集内容的掌握情况。从所需资料的层面来看,任何环评均需要收集上级、下级、同级三个层面的相关资料。从所需资料的内容来看,主要依据规划内容以及规划环评工作而确定。以本案为例,其所需要的资料即包括:


(1)规划的政策符合性分析所需资料。流域规划编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流域经济、社会行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的发展,因此,分析规划的政策符合性所必需的资料有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水利行业发展规划、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此外,本案例中流域规划主要内容在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需要有资源能源利用规划。


(2)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分析所需资料。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分析关键需要知道评价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以及识别敏感点。因此,必需的资料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各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相关规划。


2.考察环评人员对环评工作范围的理解及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调查评价范围应为规划影响区域。就本案例而言,由于是规划环评,整个流域区域均为调查评价范围。此外,由于流域规划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流域水系有着联系的重点水域也应纳入范围内,即流域周边的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流域水系与其上级主干流交汇口上下游。


3.考察环评人员对规划环评工作的理解和掌握。


(1)规划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因此,规划的协调性评价是大多数规划环评必须重视的评价内容。(2)流域规划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将直接改变流域内水资源的时空赋存状态。因此,重点评价内容应包括流域水资源平衡、流域水环境容量、流域水资源承载力。(3)流域水资源时空赋存状态的变化将导致流域生物生境的变化,流域陆生及水生生态影响评价也是重点内容之一。(4)流域规划编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规划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应对其进行细致分析。(5)流域及其相关范围内的重要敏感点的影响:自然保护区、上级主干流下游地区。


4.考察环评人员对水环境评价部分,现状监测布点及监测内容的掌握。水质监测点包括:(1)调查范围两端;(2)重点保护对象附近;(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水质急剧变化处、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4)重大的现有或拟建排污口附近;(5)水文站附近。监测内容除导则中规定的地表水常规监测指标外,还应当调查监测断面处河流的基本水文状态。


5.考察环评人员对水生生态影响评价部分,现状调查范围的理解和掌握。应当包括重点保护区域、规划内容影响较大的区域、珍稀保护鱼类的生活区及“三场”。


6.略。


7.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和海洋生态调查方法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的新增内容,可分别参见《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 SL 167—96)和《海洋调查规范一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GB/T 12763.9—200P7)。


8.考察环评人员对流域规划环评的整体理解程度。本案例对流域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三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影响以及水质变化。因此,环境保护措施也相应的从这三方面提出。在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的考试中,对于同一个案例的提问一般在4~5个,本题设8个问题,是为了帮助考生全面地复习和分析案例的考点。




第10题:

流域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流域规划是在整个河流流域范围内做出统一和协调的水质管理规划,首先应收集和掌握河流的水质,水量变化过程,特别是枯水期的流量特性,水量有无调节的可能性等,然后对全流域污染源的分布,排放量和各类污染源的浓度极其发展可能性进行全面了解,并对流域累现有污水处理设备、改善水质的可能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