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有哪些资源优势?(土地、森林、能源)

题目
问答题
东北地区有哪些资源优势?(土地、森林、能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与城市相比,乡村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有()。

A、乡土文化

B、可再生能源

C、生态自然资本

D、社会资本


答案:ABCD

第2题:

我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国家专属所有的有哪些( )?

A.森林、草原

B.荒地、滩涂

C.矿藏、水流

D.城市的土地


参考答案:CD

第3题:

人类面临的自然资源困境包括()

A.水资源短缺、能源和矿产资源濒临枯竭

B.森林锐减、草地退化

C.湿地减少、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


答案:ABCD

第4题:

在规划中提到的长春是资源优势中湿地资源有哪些?


正确答案: 湿地资源:长春市湿地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湿地率11.2%,主要湿地有波罗湖湿地、榆树老干江湿地和双阳湖湿地。

第5题:

全球能源互联网可实现的社会效益有()

  • A、促进发展中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 B、促进能源等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
  • C、促进节能减排
  • D、促进人类和谐开发利用能源

正确答案:A,B,D

第6题:

以下哪些财产属于国家所有?()

A、城市的土地

B、村集体小学

C、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

D、农村的土地


答案:A

第7题:

一、考题回顾
内容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展示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并提出疑问东北地区到底有哪些资源?它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联系?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与农业
给学生展示图6.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展示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并提出疑问东北地区到底有哪些资源?它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联系?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与农业
给学生展示图6.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图:

1.从图中的数据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样的变化导致了哪些不良的结果?
【教师活动】待学生讨论完毕,请部分小组回答,由师生共同总结:
黑龙江的森林面积和森林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3.6%和35.6%,但是在森林覆盖率从19世纪末70%下降到35.55%,说明随着人口和农业的不断发展,毁林开荒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
这样的变化使得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材料“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以及东北生态环境恶化的图片,再次加深学生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印象。
环节三:巩固提高
展示“三江平原的变迁”案列,请同学阅读并再次理解和归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强化对农业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搜集相关资料: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还有哪些因素的影响和新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答案:
解析:

第8题:

森林经营形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1)自留山经营。(2)承包经营与租赁经营。(3)股份合作制。(4)股份制企业。(5)企业集团。

第9题:

河南文化资源优势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以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众多;
②以少林武术、太极拳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③音乐大典《禅宗少林》震撼人心,豫剧《常香玉》获文化大奖,中原文化走红美国、澳大利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豫商大会、姓氏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气势雄壮;
④以《梨园春》《武林风》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品牌越来越强;
⑤以古都文化、武术文化、寻根文化、宗教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引来八方游客;
⑥以南阳玉雕、禹州钧瓷、洛阳唐三彩、开封汴绣、三门峡黄河澄泥砚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牌招来滚滚财源;
⑦以宝丰马街书会、周口淮阳杂技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品牌在现实生活中展示古老风韵。

第10题:

在规划中提到的长春是资源优势中森林资源有哪些?


正确答案: 森林资源:长春市森林覆盖率8.7%,林木绿化率8.9%,林地面积2341平方公里,占长春市总面积的11.4%,主要分布在大黑山脉沿线和双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