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北方沙漠化治理区划原则及按此原则划分出的三个大区及四种类型区。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北方沙漠化治理区划原则及按此原则划分出的三个大区及四种类型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自然地带原则。以每一自然地带的沙漠化发展总特点作为划分的第一级指标,划分为3个大区:
(1)半湿润地带沙漠化土地零星分布区:指东北平原西部及黄淮海平原中部的片状分布的沙漠化土地。
(2)半干旱草原地带及荒漠草原地带沙漠化发展区:包括贺兰山以东,白城-康平一线以西,彰武-多伦-商都-横山-景泰一线以北,国境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3)干旱荒漠地带流沙入侵及固定半固定沙区活化区:包括贺兰山、乌鞘岭以西的广大地区。
二、沙漠化发展程度原则。沙漠化发展程度作为二级指标。按照发展程度划出四种类型区:
(1)潜在沙漠化区:尚未发生沙漠化,或刚刚开始,但存在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
(2)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地区:地表出现风蚀、粗化(砾质化)或片状流沙,灌丛(草丛)沙堆的地区。
(3)强烈发展中的沙漠化区:出现斑点状分布的流动沙丘或沙堆,而且连成若干片,风沙活动加剧,土地资源显著丧失。
(4)严重的沙漠化区:广泛分布密集的流动沙丘或吹扬的沙堆,可占地区总面积的50%以上。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农村经济区划应考虑的原则和依据?


参考答案:

①农村社会经济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相近性
②资源潜力与经济结构的相似性
③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的相似性
④区位相关性与行政区界的相对完整性


第2题:

简述开放性损伤的伤口类型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1)清洁伤口:通常指无菌手术切口,缝合后一般都达到一期愈合。
(2)污染伤口:指沾有细菌,但尚未发展成感染的伤口,一般指伤后8小时以内的伤口。对其处理主要方法是清创术。
(3)感染伤口:指已发生感染的伤口。此类伤口主要处理方法是加强换药,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第3题:

简述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则?


参考答案:特点:(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①政府对城市定位。
②农村人口转移政策:户籍,就业,粮油政策等。
③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
④城市化速度受政府控制。
(2)中国城市化把城乡矛盾限定在可控范围内
(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人口城市化和乡村城镇化双向运动。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主要因素。
原则:(1)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2)以市场调节为主,发挥政府引导和调节作用(3)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4)以人为本
(5)城市发展模式多样化(东部、中部、西部)
(6)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经济规模设定城市规模;强化城市特色;不人为构市注重成本效益)

第4题:

简述投递区组划的原则。


正确答案: 1.既要便于合理组织各投递区的投递作业,又要有利于业务监督检查与实施管理;
2.注重减少投递人员上、下段的无效行程;
3.每个投递区都对应编设一个或多个邮政编码,但一个邮政编码仅隶属一个投递区。

第5题:

简述我国种植业区划的依据及各大区的种植业特点。


正确答案: 依据发展种植业得自然条件的社会经济条件、作物结构、布局和种植制度种植业发展方向的关键措施等的相对一致性,并保持县级行政区的完整性,将全国种植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
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大部分地区一年一熟,南部地区可二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本 区大部分地区一年一熟,粮食作物以旱粮为主
3.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作物一年二熟,种类繁多。
4长江中下游稲、棉、油、桑、茶区,该区耕地以水田为主
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耕地水田为主。
6.华南双季稻、甘蔗、热带作物区作物种类繁多,粮食作物中双季稻占90%以上。
7.川陕盆地稲、玉米、薯类、桑、柑橘区粮食作物中,水、旱粮并重,水稻占主要地位
8.云贵高原稲、玉米、烟草区立体农业明显,种植制度复杂多样
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必须灌溉才能种植,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农作物一年一熟,作物多喜凉耐寒

第6题:

按照我国地形特点和自然界某一外营力在一较大区域里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发生原则),把全国区分为三大土壤侵蚀类型区,即()。

  • A、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 B、以重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 C、以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 D、以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正确答案:A,C,D

第7题:

松毛虫治理过程中,原则上把常发区划为()区,偶发区划为()区,安全 区划为生态保护区。


正确答案:重点治理;一般治理

第8题:

按气候、地理、栽培制度及品种类型等条件,我国马铃薯的栽培可分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和()等4个马铃薯栽培区。

A.西北一作区

B.西南一、二季混作区

C.南方混作区

D.北方多作区


正确答案:B

第9题:

请简述土地类型的定义及划分原则。


正确答案: 土地类型: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或者土地类型:
1.狭义上指土地自然类型:是有区域内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要素,遵循各自的分异规律,并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土地单元集合
2.广义上指土地资源型:是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土地类型划分原则:
1 自然发生学的原则
2 综合性原则
3 主导因素原则
4 实用性原则

第10题:

按气候、地理、栽培制度及品种类型等条件,我国马铃薯的栽培可分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和()等4个马铃薯栽培区。

  • A、西北一作区
  • B、西南一、二季混作区
  • C、南方混作区
  • D、北方多作区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