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枢兴奋过程的基本特征。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中枢兴奋过程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单向传递(un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指中枢内兴奋传抪只能由传入(感觉)神经元向传出(运动)神 经元方向传递,而不能逆向传递。原因:由化学突触传递的性质决定,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递质。 生理意义:保证反射活动有规律地进行。
(2)、中枢延搁(central delay):
1)反射时(reflex time):指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到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的全部时间。
包括:
①感受器兴奋及兴奋冲动在传入纤维上传导所需时间;
②冲动经过反射中枢(突触)所需时间;
③冲动在传出神经上传导及末梢与效应器间传递所需时间。
2)中枢延搁:指兴奋在通过反射中枢(即兴奋在通过突触)时较缓慢、耗时较长,故称中枢延搁。实质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递质扩散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离子通道开放等环节所耗时间,故中枢延搁实质就是突触延搁。
(3)、总和 (Summation):在中枢内,单根传入纤维传入的一次冲动只能产生阈下兴奋(产生的EPSP未达到TP水平),不能引起反射效应。同一传入纤维先后连续传入多个冲动,或许多传入纤维同时有传入冲动传入至同一中枢,则阈下兴奋(EPSP)可以总和,达TP水平即可引发动作电位,产生反射活动,此过程称为兴奋的总和(前者为时间总和,后者为空间总和)。
(4)、后放(after discharge):指在反射活动中,对传入纤维的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的冲动和反射效应仍可持续一段时间的现象,称为后放。
机制:
1)与中枢神经的环路式联系有关(正反馈);
2)与效应器活动时,内感受器(如肌梭)受刺激产生的继发性传入冲动有关(如γ-环路)。指出: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刺激越强或刺激作用时间越长,则后放的持时也越长。
(5)、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6)、兴奋节律的改变:指在反射活动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上的冲动频率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兴奋节律的改变。
机制:因突触后神经元常接受多个突触前神经元的信号传入,突触后神经元自身的功能状态不同,且反射中枢常经过多个中间神经元的接替,其联系方式也不同;因此,最后传出冲动的节律取决于上述各种因素总和后的PSP水平,即:
① PSP水平低,则传出冲动的频率低;
② PSP水平高,则传出冲动的频率高。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左下肢受到强烈伤害时,引起的中枢过程有()

A、左侧屈肌中枢兴奋

B、左侧伸肌中枢抑制

C、右侧伸肌中枢兴奋

D、右侧屈肌中枢抑制

E、左侧伸肌中枢兴奋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巴普洛夫认为,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神经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以下说法不属于这三个基本特征的是()

A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

B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性

C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

D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稳定性


D

第3题:

简述神经 - 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正确答案:

(1)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引起接头前膜除极化,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突触囊泡与接头前膜融合,乙酰胆碱释放至接头间隙。

(2)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终板膜对钠、钾离子通透性增高,产生终板电位,总和后使肌膜产生动作电位。

第4题:

睡眠是大脑皮层以及皮下中枢()的一种生理状态。

  • A、广泛处于抑制过程
  • B、广泛处于兴奋过程
  • C、部分处于抑制过程
  • D、部分处于兴奋过程

正确答案:A

第5题:

简述课程编制过程模式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强调课程内容必须具有内在价值
(2)设计有效的课程及教学形式
(3)回避阐述表示结果的课程目标

第6题:

尼可刹米属于

A.生物碱类中枢兴奋药

B.酰胺类中枢兴奋药

C.黄嘌呤类中枢兴奋药

D.氨基酮类中枢兴奋药

E.苯乙胺类中枢兴奋药


正确答案:B
尼可刹米为酰胺类中枢兴奋药,用于治疗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

第7题:

简述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
(1)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正诱导指皮层某一区域的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该区域邻近部位或同一区域的兴奋过程。负诱导指皮层某一域的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该区域邻近部位或同一区域的抑制过程。
(2)大脑皮层上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服从于优势原则:当机体把某种事物作为自己活动的对象时,该事物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一个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这个优势兴奋中心对皮层其他区域的兴奋起抑制作用。优势兴奋中心的兴奋程度越高,对其他区域的抑制作用越强,这时注意力越集中。其他事物,有的透射到优势兴奋中心的边缘,即注意的边缘;多数透射到优势兴奋中心外,即注意范围之外。因此当人的心理活动高度集中在某一对象时,对其他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第8题: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过程的特征是()

A双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兴奋总和

D辐散

E后放


参考答案:BCE

第9题:

中枢信息传递要经过一个或多个突触,其传递过程具有以下特征:()、兴奋总和、()、兴奋的扩散,()。


正确答案:单向传递;中枢延搁;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与易疲劳性

第10题:

水体污染后有自净作用,简述其自净过程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①自净过程中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
②大多有毒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转变为低毒或无毒的化合物;
③重金属污染物在溶解状态可被吸附或转变成不容性化合物沉淀或进入食物链;
④复杂有机物能被微生物利用和分解;
⑤不稳定污染物在自净过程中可转变为稳定化合物;
⑥自净过程初期,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然后在缓慢上升至正常水平;
⑦进入水体的有毒污染物可使生物种群和数量减少,随着自净过程的进行,生物分布趋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