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定位主要以来三种双耳线索:()、()、()。

题目
填空题
听觉定位主要以来三种双耳线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强度差、时间差、周相差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判断方位可以( )。
(A)自身为参照分辨上下、前后、左右
(A)自身为参照分辨上下、前后、左右
(B)身体的运动为参照
(C)双耳听觉提供的线索为参照
(D)视觉提供的线索为参照


答案:A,C
解析:

第2题:

听觉定位主要来自三种双耳线索(  )

A.强度差
B.时间差
C.周相差
D.响度差

答案:A,B,C
解析:

第3题:

人耳产生听觉定位主要依靠声音传到两耳的强度差、相位差和()。

A、声级差

B、响度差

C、时间差


参考答案:C

第4题:

早期的注意研究所采用的流行实验范式是(  )

A.双耳分听
B.追随程序
C.Stroop范式
D.线索提示范式

答案:A
解析:
几乎所有早期的关于注意的实验都使用听觉刺激,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双耳分听实验。双耳分听实验中,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事先规定的耳朵听到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做追随程序。一般情况下,在分散注意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被试同时注意两个耳朵的信息,而在选择性注意研究中常采用追随。程序Stroop范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用来研究注意机制中的抑制效应(见实验心理学部分)。线索提示范式常用来研究线索提示对注意的影响。

第5题:

两耳离开声源距离不同所造成的对两耳的声音刺激的时间差别、强度差别和声波位相差别可产生(  )

A.单耳线索
B.双耳线索
C.空间定位线索
D.两耳距离差

答案:B
解析:
人的两只耳朵中间相隔约27.5厘米。同一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不同,便产生了两耳刺激的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这是人耳进行声音定向的主要线索,统称为双耳线索。

第6题:

人对于深度的知觉主要来源于( )

A.肌肉线索
B.单眼线索
C.双眼线索
D.生理线索

答案:C
解析:
视网膜虽然是一个两维的平面,但人不仅能知觉平面的物体,而且还能产生具有深度的三维空间的知觉。这主要是通过双眼视差实现的。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双眼视差。肌肉线索又叫生理线索。

第7题:

通过双耳线索进行听觉定位时,关于时间差和强度差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当声音频率高于1 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
B.当声音频率高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 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
C.当声音频率高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和强度差起同样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 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
D.当声音频率高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和强度差起同样作用

答案:A
解析:
通常当声音频率高于1 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1 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

第8题:

研究认知过程的脑机制的实验技术是

A、双耳分听技术

B、注意线索范式

C、启动范式

D、脑成像技术


参考答案:D

第9题:

个体对单个声源方向进行判断需要利用双耳线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双耳线索的是

A.强度差
B.时间差
C.速度差
D.周相差

答案:C
解析:
对声源方向的判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线索:双耳强度差,双耳时间差,取耳周相差,视觉对听觉方位判断的影响。

第10题:

早期的注意研究所采用的流行实验范式是()。

A双耳分听

B追随程序

CStroop范式

D线索提示范式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