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曲流河(蛇曲河)的微相划分及其沉积特征。

题目
问答题
试述曲流河(蛇曲河)的微相划分及其沉积特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河道沉积:包括河床沉积和边滩沉积。
A.河床沉积:由粗砾岩和底部河床滞留砾岩组成,砾石呈叠瓦状定向排列,最大扁平面倾向河流上游,砾石成分一般较复杂;以粗砾岩和含砾粗砂岩为主,中细粒砂岩较少;向上颗粒逐渐变细过渡为边滩沉积。呈透镜状产出,底界与下伏地层之间为一个明显的侵蚀面。
B.边滩沉积:下部(靠近河心),沉积较粗的颗粒(以砂粒为主);上部离河心较远,沉积较细物质。成分成熟度较低(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粒度变化范围很大,可以由分选不好的砂、粉砂和泥等混合而成。层理非常发育,主要以大中型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为主,在较细的沉积物中也常出现各种中型交错层理。在垂向上,一般自下而上由大型交错层理逐渐变为小型交错层理。
(2)河漫滩沉积
沉积的岩石有泥岩、粉砂岩以及薄层泥质灰岩。层理一般不发育,有时见水平层理。在气候干燥地区,可见泥裂构造和钙质及铁质结核。在潮湿条件下,植物生长茂盛,进一步可发展成沼泽,形成大量有机物质堆积,甚至出现泥岩或煤层。
(3)堤岸沉积包括天然堤和决口扇沉积。
A.天然堤沉积物质比边滩细,主要是粉砂岩和泥岩,二者常呈薄互层,其中粉砂岩层一般厚几十厘米,泥岩层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
B.决口扇是是一种舌状沙体,呈透镜状,厚度不大,从十几厘米到几米,由细砂和部分粉砂级物质组成。此外尚见各种小型交错层理,常见冲刷构造以及植物或其它生物化石。
(4)牛轭湖沉积平面上牛轭形,沉积物小范围分布。主要是洪水期带来的细粒物质,如粉砂和泥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河漫亚相沉积物类型分为()、()、()三个微相。


正确答案: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漫沼泽

第2题:

简述曲流河的亚相、微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正确答案: 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将曲流河相划分为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四个亚相。河床亚相又划分为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沉积两个微相,堤岸亚相划分为天然堤、决口扇两个微相,河漫亚相划分为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漫沼泽三个微相,牛轭湖亚相不再划分微相。
曲流河的沉积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岩石类型及组合:曲流河河床沉积以砂岩为主,砾岩次之,成熟度低,不稳定组分多,长石含量高。堤岸、河漫、牛轭湖沉积以细粒沉积为主,主要为粉砂岩和粘土岩。
(2)结构特征:粒度较细,分选中等,典型的曲流河的粒度分布特征在概率图上表现为两段式,跳跃组分为主,在CM图上表现为以QRS段为主。
(3)沉积构造:发育多种类型的层理,河床沉积主要有大中型的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以及冲刷-充填构造,在堤岸、河漫亚相主要发育小型的波状、槽状、攀升层理、水平层理及各种暴露构造。
(4)生物化石:缺少动植物化石,仅见破碎的植物枝、干等残体
(5)垂向层序:典型的“二元”结构。底部具冲刷面,由下向上,粒度由粗变细,层理规模由大变小,层理类型由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变为小型交错层理,上攀层理、水平层理,底部具冲刷面,从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旋回,二元结构较为明显,顶层沉积和底层沉积厚度近于相等或前者稍大于后者。
(6)砂体形态:平面上弯曲状,条带状,河道砂体多具有透镜体,底部具有明显的冲刷界面

第3题:

试对比辫状河与曲流河的沉积特征、相层序、相模式及砂体类型?


参考答案:a、辫状河沉积:心滩是辫状河河道中的标志性地貌单元,河道与河道砂坝的频繁迁移是辫状河流的最重要特点
以河道砂岩为主,河漫滩沉积不发育。整个剖面中,河道砂与漫滩沉积之比通常大于1,最高可达4以上。河道沉积的突出特征为:
(1)主要为中—粗粒砂岩。
(2)具河道坝序列,但是在剖面上常常是不完整旋回反复叠置的巨厚层,最大厚度逾百米。
(3)垂向上粒序性较差,自然电位曲线形态多为箱状。
(4)砂体呈宽阔的板状,宽/厚比大。多河道充填的砂岩在侧向上彼此连接成席状。
(5)砂体基底冲刷面比较平坦,厚度在区域上变化小
b、曲流河沉积:
曲流河沉积具有较发育的河漫滩沉积,在整个相序中砂/泥比近于1。河道沉积特征为:
(1)主要由中一细粒砂岩组成。
(2)具曲流沙坝序列。在剖面上可以是完整的序列,也可以是不完整旋回叠置成的厚砂体。砂体厚度—般在10-30m。
(3)正粒序发育,自然电位曲线多呈钟状。
(4)砂体横剖面为上平下凸的透镜体,四周为细粒的河漫滩沉积包围,砂厚图呈不规则的串珠状条带。
(5)砂岩基底冲刷面起伏明显,最大起伏可达3-4m。

第4题:

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将曲流河划分出:()四个亚相。


正确答案: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牛轭湖亚相

第5题:

论述河控三角洲相的亚相、微相特征。


正确答案: 根据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河道间四个沉积微相。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分流间弯、河口坝、远砂坝及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在同一三角洲这些沉积微相一般不同时出现。前三角洲主要是在弱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泥质沉积,一般不做微相划分。
(1)三角洲平原亚相:其岩石类型有砂岩、粉砂岩、泥岩。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多为中等,具块状层理和各种交错层理。在垂直河道的断面上,同一层位砂岩呈多个透镜状分布,在平面上,砂体呈分叉条带状展布,泥岩中可见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及泥裂和雨痕,可含有大量植物化石,少量动物化石。
①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其沉积物以砂岩为主,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多为中等,具块状层理和各种交错层理。在垂直河道的断面上,同一层位砂岩呈多个透镜状分布,在平面上,砂体呈分叉条带状展布。
②天然堤沉积微相:其特征与河流相天然堤相似,典型特征是砂泥岩薄互层,砂岩中可见块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爬升层理,泥岩中多见块状层理,少见水平层理及暴露构造。可含植物碎片。
③决口扇沉积微相:其特征与河流相决口扇相似,其岩石类型有砂岩、粉砂岩、泥岩。主要为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少见反粒序。砂岩中可见块状层理、大型和小型交错层理,粉砂岩中可见块状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爬升层理,泥岩主要为块状层理。
④分流河道间沉积微相:其特征与河流相河漫沉积相似,其沉积物主要有泥岩、碳质泥岩及煤层。泥岩的颜色有紫红色、杂色及灰绿色。
(2)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主要沉积物为砂,可有粉砂和泥质沉积。砂岩砂质较纯,交错层理发育。泥岩的颜色多为灰色色调。各微相特征如下:
①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它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的水下延伸,二者特征极为相似。
②水下天然堤沉积微相:它是三角洲平原天然堤的水下延伸、二者特征极为相似。
③水下决口扇沉积微相:它是水下分流河道决口在水下分流间湾形成的沉积体,其特征与三角洲平原决口扇相似,只是一般夹在灰色色调的分流间湾泥质沉积物中。
④分流间湾沉积微相:其沉积物主要灰色色调的泥质,可有少量的粉砂及泥质粉砂。可见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及透镜状层理。可见植物碎片及广盐性动物化石。
⑤河口坝沉积微相:河口坝是三角洲沉积最具特色的部分,其沉积物主要是砂,一般砂质纯净,交错层理发育,浪成波痕和水流波痕均可出现。垂向上呈向上变粗的反粒序。
⑥远砂坝沉积微相:远砂坝沉积微相位于河口坝的前方,其沉积物有砂、粉砂、泥。向盆地方向砂质逐渐减少、泥质逐渐增多,其层理类型较为丰富,可见小型交错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垂向上呈向上变粗的反粒序。
⑦前缘席状砂沉积微相:它是河口坝及远砂坝沉积物经过波浪改造和再分配的产物。其沉积物为纯净的砂,沉积构造主要为浪成交错层理。
(3)前三角洲亚相:其沉积物主要为泥、其中可夹有重力流成因的砂。泥质沉积物的颜色为灰色及深灰色。含有大量的广盐性生物化石。由于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单调,一般不作微相划分。

第6题:

辫状河与曲流河沉积的异同点有那些?


正确答案:⑴、曲流河沉积的垂向模式
曲流河沉积的典型垂向层序由沃克等(1976)提出,这个标准模式由下至上可划分为几个沉积单元。即底部粗粒度的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沉积;顶部的细粒度的天然堤沉积和河漫滩沉积。总体呈下粗上细的二元结构,且下部的粗粒沉积和上部的细粒沉积都发育,而且河流沉积旋回的多阶性是河流相的又一重要特征。
⑵与曲流河相比,辫状河沉积在垂向层序上有以下特点:
①二元结构的底层沉积发育良好、厚度较大,底层沉积的粒度粗,砂砾岩发育;而顶层沉积不发育或厚度较小;
②由河道迁移形成的各种层理类型发育。

第7题:

列表对比网状河、曲流河、辫状河沉积特征.


正确答案: A、辫状河沉积:心滩是辫状河河道中的标志性地貌单元,河道与河道砂坝的频繁迁移是辫状河流的最重要特点
以河道砂岩为主,河漫滩沉积不发育。整个剖面中,河道砂与漫滩沉积之比通常大于1,最高可达4以上。河道沉积的突出特征为:
(1)主要为中—粗粒砂岩。
(2)具河道坝序列,但是在剖面上常常是不完整旋回反复叠置的巨厚层,最大厚度逾百米。
(3)垂向上粒序性较差,自然电位曲线形态多为箱状。
(4)砂体呈宽阔的板状,宽/厚比大。多河道充填的砂岩在侧向上彼此连接成席状。
(5)砂体基底冲刷面比较平坦,厚度在区域上变化小
B、曲流河沉积:
曲流河沉积具有较发育的河漫滩沉积,在整个相序中砂/泥比近于1。河道沉积特征为:
(1)主要由中一细粒砂岩组成。
(2)具曲流沙坝序列。在剖面上可以是完整的序列,也可以是不完整旋回叠置成的厚砂体。砂体厚度—般在10-30m。
(3)正粒序发育,自然电位曲线多呈钟状。
(4)砂体横剖面为上平下凸的透镜体,四周为细粒的河漫滩沉积包围,砂厚图呈不规则的串珠状条带。
(5)砂岩基底冲刷面起伏明显,最大起伏可达3-4m。
C、交织河(富泥的低弯度河)沉积:主要分布于地形平坦的滨岸平原地区。泛滥平原发育、植被繁茂;河道狭窄,常为交织状或网状,河道被泛滥平原分隔是其主要特点。
交织河的河道砂岩的百分数较低,但河漫滩的细粒沉积却十分发育,其中常夹煤线及煤层。砂/泥比通常大大小于1,一般为1/2或2/3。河道砂体具体的特征主要为:
(1)主要为细粒砂岩,局部为中—细粒砂岩。
(2)砂体具边滩沙坝序列或河道充填序列,序列上部常见泥质塞。
(3)垂向上正粒序明显或模糊,自然电位曲线呈钟状或块状。
(4)砂体呈上平下凸的透镜体,横剖面形态比较对称,规模较小,厚度一般在5—12m,宽度小于300m,宽/厚比小于20。砂厚图等值线呈狭窄的条带状或豆荚状。
(5)基底冲刷面起伏强烈。

第8题:

河流相中曲流河和辫状河在沉积特征上的差别有()。

A、曲流河发育边滩沉积,辫状河发育心滩沉积

B、辫状河堤岸亚相不发育

C、垂向剖面上,曲流河是“砂包泥”,辫状河是“泥包砂”

D、辫状河侧向迁移快


参考答案:ABD

第9题:

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将曲流河相进一步划分为()、()、()和()四亚相。


正确答案: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牛轭湖亚相

第10题:

论述曲流河沉积的亚相特征。


正确答案: 根据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曲流河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四个亚相,各亚相沉积特征如下:
(1)河床亚相:其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砾岩,碎屑粒度是河流相中最粗的,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多彩。缺少动植物化石,仅见破碎的植物枝、干等残体,岩体形态多呈透镜状,底部具明显的冲刷面。
(2)堤岸亚相:垂向上,常发育在河床沉积的上部,相对河床亚相而言,属顶层沉积,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层理以小型波状交错层理,小型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泥岩中可见水平层理,钙质结核,干裂,雨痕,虫迹以及植物根等,还可见植物化石碎片。岩体形态沿河床两侧呈弯曲的砂垄和舌状,剖面上呈透镜状。
(3)河漫亚相:平面上位于堤岸亚相外侧,分布面积广泛,垂向上位于河床或堤岸亚相之上,属河流顶层沉积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和粘土岩,层理主要为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
(4)牛轭湖亚相: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及粘土岩,粉砂岩中具交错层理,粘土岩中发育水平层理,常含有淡水软体动物化石和植物残骸,岩体呈透镜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