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应如何防杂保纯?

题目
问答题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应如何防杂保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品种换杂退化原因


正确答案: 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选择不当、环境条件不能满足。

第2题:

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病毒侵染;突变;不当的繁殖和储运方法。
措施:1.提纯选优;2.建立无病留种地;3.建立健全甘薯种薯(苗)生产体系。

第3题:

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
(1)机械混杂;
(2)生物学混杂;
(3)不良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
(4)选择作用;
(5)遗传基因的继续分离和基因突变。

第4题:

品种退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有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品种混杂退化的实质和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品种混杂退化的实质和主要原因:
(1)机械混杂:另一群体的基因“迁入”到本品种群体,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防止的办法:防杂保纯。
(2)自然杂交:在种子生产田中某些植株与机械混杂进入的异品种株、本品种退化株或邻近种植的其他品种发生自然杂交后,“迁入”了新的基因,而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防止办法:隔离。
(3)自然变异:以单基因计算,一个世代的自然突变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一(10-6),因基因总数很多,整体看有相当的频率。特别是频发突变(以特有频率频频发生),又有选择上的优势,在大群体中不因抽样误差而消失,会对群体基因型频率改变有效应。
(4)微效基因分离重组:新育成品种在推广之初,本身在微效多基因上还存在着杂合性(剩余变异),由于它们的分离重组而引起品种混杂退化。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体中个体间异质性和个体内杂合性,分离重组导致品种混杂退化速度更快。
防止措施:
未稳定群体选株自交纯合,增加遗传稳定性;
从自交株系中选株混合,建立优良整齐的基础群体,从中选择多个自交株系,混合繁殖。
(5)自然选择:相对一致品种群体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型,种子繁殖所在地的环境条件对群体的自然选择,不希望类型在群体中扩大,使品种原有特性丧失。
防止措施:减少自然选择,保持品种的遗传平衡状态,加强人工选择,保留利于人类的经济性状。
(6)不正确的人工选择:
如玉米杂交种制种,应用纯合的亲本自交系;
间苗定苗时,往往留大除小,留强去弱,拔除了基因型纯合的幼苗,留下杂苗,使自交系混杂退化。
防止办法:
按原品种的典型性选择,不要单一性状选择;
选留较多的个体,以免发生随机漂移;
选择产量性状应兼顾几个有关的产量因素,标准应接近群体的平均值,或按众数选择。
(7)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表型变化:混杂退化是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

第6题:

防杂保纯的措施。


正确答案: 严格管理严防机械混杂,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定期更新和采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严格执行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改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

第7题:

品种防杂保纯措施。


正确答案: 1.建立专业化程度高、技术过硬的种子生产队伍。
2.建立种子生产体系,有健全的组织保证。
3.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品种混杂退化:(1)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2)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3)去杂去劣,正确选择(4)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5)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第8题:

种子生产的中心任务是()。

  • A、迅速而大量地生产良种
  • B、防止品种退化
  • C、杂种繁育
  • D、保纯防杂

正确答案:D

第9题: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有机械混杂,生物混杂。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


正确答案: 1、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根据田间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比较结果,入选株穗行,并自交单株选择自交,同时与测验种测交,对应编号自交种子株(穗)行比较圃测交种产量比较混系种子原种繁殖。①机械混杂;②生物学混杂;③遗传变化和自然突变;④栽培技术不良和选择不当;⑤遗传漂移;⑥病毒感染。
2、品种防杂保纯措施:①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②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③去杂去劣,正确选择;④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⑤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