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变形和热变形有何区别?

题目
问答题
冷变形和热变形有何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冷变形和热变形,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据变形温度和变形后的组织不同,通常把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变形称为冷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变形称为热变形,冷变形的金属表现出加工硬化现象,热变形金属的加工硬化随即被再结晶所消除。

第2题:

变形强化对锻压加工有何影响?如何消除冷变形强化现象?


正确答案:强度与硬度随变形程度的增大而提高,塑性与韧性则明显下降。所以,冷变形强化使金属的可锻性能恶化。消除冷变形强化现象的方法是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第3题:

冷变形和热变形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冷变形是指金属在进行塑性变形时的温度低于该金属的再结晶温度。热变形是指金属材料在其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

第4题:

什么是温度效应?冷变形和热变形时变形速度对塑性的影响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温度效应:由于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变形体温度升高的现象。(热效应:塑性变形时金属所吸收的能量,绝大部分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一般来说,冷变形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开始时塑性略有下降,以后由于温度效应的增强,塑性会有较大的回升;而热变形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开始时塑性通常会有较显著的降低,以后由于温度效应的增强,而使塑性有所回升,但若此时温度效应过大,已知实际变形温度有塑性区进入高温脆区,则金属的塑性又急速下降。

第5题:

冷变形和热变形的根本区别何在?铅(熔点为327℃)、铁(熔点为1538℃)在200℃时的变形是哪种变形?


正确答案: 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变形称为冷变形,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变形称为热变形。
铅:T再=0.4T熔=0.4(327)=130.8
T=200>T再=130.8
所以:铅在200℃时的变形为热变形。
铁:T再=0.4T熔=0.41538)=615.2
T=200所以:铁在200℃时的变形为冷变形。

第6题:

何谓金属冷变形和热变形?


正确答案:变形温度低于回复温度时,金属在变形过程中只有加工硬化而无回复与再结晶现象,变形后的金属只具有加工硬化组织,这种变形称为冷变形。
变形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时,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被随即发生的再结晶所抵消,变形后金属具有再结晶的等轴晶粒组织,而无任何加工硬化痕迹,这种变形称为热变形。

第7题:

何谓热变形、冷变形和温变形?各有何优缺点?


正确答案: 热变形(热加工):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变形(加工)叫热变形(热加工)。优点:可以消除加工硬化,使金属的强度、硬度、脆性降低,塑性和韧性增加,而易于加工。变形抗力和能量消耗小。缺点:在高温下金属表面易生成氧化铁皮,使产品表面粗糙度增大,尺寸不精确。
冷变形(冷加工):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变形(加工)叫冷变形(冷加工)。优点:冷变形的产品有较高的表面光洁度和精确的形状和尺寸。缺点:使金属的硬度、强度、脆性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不易加工。变形抗力和能量消耗大。
温变形(温加工):金属在冷变形和再结晶的温度之间进行的变形叫温变形(温加工)。优点:温变形除了具备自身的特点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出(或具备)冷变形和热变形的某些优点。例如温加工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的精确程度较热变形好,工具的使用寿命比热变形的长;而变形时的抗力和能量的消耗,则比冷变形小,塑性则比冷变形大。这就充分显示了温变形较冷热变形具有更多的优越性。由于温变形可以减少能耗,提高生产率,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8题:

()后的晶粒大小与变形温度和变形程度有关。

A、冷变形

B、热变形

C、温变形

D、热处理


参考答案:B

第9题:

冷变形强化对锻压加工有何影响?如何消除冷变形强化现象?


正确答案: 强度与硬度随变形程度的增大而提高,塑性与韧性则明显下降。所以,冷变形强化使金属的可锻性能恶化。消除冷变形强化现象的方法是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第10题:

金属晶体塑性变形时,滑移和孪生有何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滑移时原子移动的距离是滑移方向原子间距的整数倍,孪生时原子移动的距离不是孪生方向原子间距的整数倍;滑移时滑移面两边晶体的位向不变,而孪生时孪生面两边的晶体位向不同,以孪晶面形成镜像对称;滑移时需要的临界分切应力小,孪生开始需要的临界分切应力很大,孪生开始后继续切变时需要的切应力小,故孪生一般在滑移难于进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