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和迪茨的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证据。

题目
问答题
赫斯和迪茨的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证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海底扩张学说是()提出来的。

  • A、哥伦布
  • B、魏格纳
  • C、赫斯和迪茨
  • D、威尔逊

正确答案:C

第2题:

海底扩张学说


正确答案:大洋中脊和裂谷体系正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涌出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向两侧扩张。

第3题:

板块构造学说是建立在什么学说基础之上的()

A、海底扩张说

B、大陆漂移学说

C、槽台学说

D、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学说


参考答案:D

第4题:

1961年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用海底扩张论大陆和洋盆的演化》的是()

  • A、迪兹
  • B、赫斯
  • C、威尔逊
  • D、孟娜

正确答案:A

第5题:

海底扩张学说的证据是()


正确答案:转换断层和海底磁异常

第6题:

赫斯的海底扩张假说建立在下列哪些测量结果之上?()

  • A、地震分布
  • B、海底地形
  • C、海底火山及深海沉积
  • D、海底热量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赫斯和迪茨的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证据。


正确答案: 全球裂谷系、海底地热流异常、海底磁异常条带。

第8题:

简述海底扩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证据


正确答案: 基本观点:
1)大洋中脊是洋壳生长的地方,称增生带。地幔物质由洋中脊涌出,冷凝成为最新洋壳;新洋壳将先形成的洋壳从洋中脊依次向两侧推开,洋壳年龄随着与洋脊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2)当洋壳到达海沟时俯冲下沉熔融,重返软流圈,所以海沟俯冲带又称为消减带。洋底在不断的形成、运动、潜没和更新,运动速度为数cm/年,周期不超过200Ma。
3)洋中脊是对流体上升带或发散带,海沟是对流体下降带或汇聚带。
4)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之上运动,其驱动力是地幔对流。
海底扩张学说的提出所基于主要事实:
1)在大洋中存在有一贯穿全球的大洋中脊体系,大洋中脊轴部有强烈的火山活动。
2)太平洋边缘的沟--弧体系及其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3)自中脊向两侧沉积物依次变厚。
4)年轻的大洋地壳,且自大洋中脊向两侧年龄逐渐增大。
海底扩张说的进一步论据:
1)海底磁异常条带研究。
2)深海钻探验证。
3)转换断层的发现。

第9题:

海底扩张学说是由谁提出的?()

  • A、马修斯
  • B、威尔逊
  • C、赫斯和迪茨
  • D、魏格纳

正确答案:C

第10题:

1961年,()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用海底扩张论大陆和洋盆的演化》一文。

  • A、赫斯
  • B、迪茨
  • C、威尔逊
  • D、霍姆斯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