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Liesegang环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形成Liesegang环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宽顶堰淹没出流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必要条件hs〉0,充要条件是hs>0.8H0

第2题:

在一些基本假设条件下,流体形成动压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1)流体必须流经收敛间隙,而且间隙倾角越大则产生的油膜压力越大;
2)流体必须有足够的速度;
3)流体必须是粘性流体。

第3题:

形成管型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管型是肾小管、集合管中管状铸型样蛋白聚体。
形成管型的必要条件是:
⑴原尿中少量的白蛋白和肾小管分泌的T-H糖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
⑵肾小管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浓缩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和盐类的浓缩;尿液酸化后能促进蛋白质的沉淀。
⑶要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管型的形成,需要让具备形成管型的尿液在肾单位的下部有足够的停滞时间,以便蛋白质得以浓缩、沉析并凝聚成管型。当形成管型的肾单位重新排尿时,已形成的管型即随尿排出。

第4题:

公文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公文,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它随着阶级、国家、文字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生产与管理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与经济活动中都要凭借文书这一工具进行彼此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5题:

试用Ostwald的过程和理论解释Liesegang环现象。


正确答案: 当高浓度的AgN03溶液由中心向四周扩散时,遇到K2Cr207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橙红色的Ag2Cr207沉淀环。
第一环沉淀形成后,环外地带的K2Cr2O7浓度变得很低,成为空白区。在此区域内难以满足形成Ag2Cr207沉淀的过饱和条件,所以无沉淀生成。AgN03溶液越过空白区后,重又与K2Cr2O7反应并形成第二个沉淀环,依此类推,但各环的间距逐渐变大,沉淀环也逐渐变宽和变得模糊。

第6题:

影响食品中杂环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防止杂环胺危害的措施有那些?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1)烹调方式。加热温度愈高、时间愈长、水分含量愈少,产生的杂环胺越多。
(2)食物成份。一般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产生的杂环胺较多。
防止杂环胺危害的措施:
(1)改变不良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注意不要使烹调温度过高,不要烧焦食物,并应避免过多食用烧烤煎炸
的食物。
(2)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3)用次氯酸、过氧化酶等处理可使杂环胺氧化失活,亚油酸可降低其诱变性。
(4)加强监测,建立和完善杂环胺的检测方法,制定食品中的允许限量标准。

第7题:

在一些基本假设条件下,流体形成稳定动压油膜必要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1)流体必须流经收敛间隙,而且间隙倾角越大则产生的油膜压力越大;
2)流体必须有足够的相对运动速度;
3)流体必须是粘性流体。

第8题:

形成逆牵引构造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弯曲的断层面。当断层面倾角为45º时,最有利于产生逆牵引构造。
②砂、泥岩互层的岩性组合。据初步统计砂岩与泥岩之比3.5:6.5。

第9题:

液体动压润滑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简述向心滑动轴承形成动压油膜的过程?


正确答案: 形成流体动力润滑(即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是:
1)相对滑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
2)被油膜分开的两表面必须有足够的相对滑动速度(亦即滑动表面带油时要有足够的油层最大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由大口流进,从小口流出;
3)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供油要充分。
向心滑动轴承形成动压油膜的基本过程为:
1)轴颈静止时,轴颈处于轴承孔的最低位置,并与轴瓦接触,两表面间自然形成一收敛的楔形空间;
2)轴颈开始转动时,速度极低,带入轴承间隙中的油量较少,这时轴瓦对轴颈摩擦力的方向与轴颈表面圆周速度方向相反,迫使轴颈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沿孔壁爬升;
3)随着转速的增大,轴颈表面的圆周速度增大,带入楔形空间的油量也逐渐增多。这时楔形油膜产生了一定的动压力,将轴颈浮起。当轴颈达到稳定运转时,轴颈便稳定在一定的偏心位置上。这时,轴承处于流体动力润滑状态,油膜产生的动压力与外载荷相平衡。由于轴承内的摩擦阻力仅为液体的内阻力,故摩擦系数达到最小值。

第10题:

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有焰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链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