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种雉鸡的饲养管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种雉鸡的饲养管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适时放对配种
放配时间的确定必须考虑气温、繁殖季节及营养水平等因素,雉群生长发育好可以稍提前,而发育情况差的种雉可推后。也可通过试配方法确定适时放对配种时间,方法是先试放1~2 只公雉入母雉群,观察母雉是否乐意受配。实践证明,放配时间应在母雉的鸣唱、或筑巢等行为来掌握放配时间。过早放配不仅影响种稚群成活率, 而且还会促使公雉早衰,影响后期种蛋受精率,过晚则会造成种蛋的浪费。
2)雉群大小及公母比例
雉鸡繁殖季节群体不宜过大,一般100~150只为一群,而且群与群之间设置遮挡视线的屏障,以免影响交配。在一般营养和管理的水平下,公母比例可确定在1:5,此时受精率可达到85%以上,饲料营养及管理水平高,则可适当增加每只公雉的与配母雉数,比例变为1:6~1:8。
3)放配月份和利用年限
在良好的人工驯养条件下,一般公雉9 ~10月龄达到性成熟。已经到繁殖季节即可考虑适时放配,我国北方地区一般4月份初,南方地区一般3月份初放配。生产场一般只用一个产蛋期,母雉鸡产蛋结束即淘汰。种母雉鸡可留2年,种公雉鸡可留3年。
4)保护“王子雉”与设置屏障
公雉入母雉群中后,经过数日争斗,产生“王子雉”,“王子雉”在母雉群中享有优先交配权。公雉群群序排定后不得随意入新公雉,以维护“王子雉”地位,可减少体力消耗,稳定雉群。但“王子雉”有不让其他公雉交配的特点,故应在舍内或运动场上设置屏障,以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雉鸡的品种:七彩雉鸡()、黑化雉鸡(),黑化雉鸡又称孔雀蓝雉鸡。


本题答案:美国培育;英国培育

第2题:

简述肉用种公鸡的限制饲养


参考答案:要求公鸡适时性成熟、胫长在140mm以上。0~6周龄:供给雏鸡料,粗蛋白质为18%以上。每只公雏累计吃进1000g饲料时改为育成料。7~13周龄:饲料为营养水平较低的育成料。并采用4/3或5/2法限饲。14~23周龄:由4/3改为5/2法限喂或每日限饲。18周龄开始,由育成料逐渐更换为产蛋前期料。至20周龄进行选种和公母混群。24周龄以后:此期应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饲喂单配的公鸡饲料。24周龄后实行每日限。

第3题:

简述公鹿在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本题答案:(1)在配种期由于激素的作用,性欲旺盛,体力消耗大,以含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为主,提高精液品质,要进行分群,仔细观察配种情况,防止打斗;
(2)在越冬期,公鹿睾丸萎缩,性欲减弱,以饼铂饲料和青贮饲料为主,对鹿舍保暖,并注意通分。

第4题:

简述饲养种公羊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在配种期提高种公羊营养水平的前提下,应注意多种维生素的供给,尤其是维生素E的补充,可喂给适量的青干草、胡萝卜以及维生素E;
(2)给予种公羊适当的运动、梳刮1~2次,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如果运动不足会产生食欲不振,消化能力差,影响精液品质;
(3)掌握合理配种次数。每天采精2~4次,连续采精3天,休息1天;
(4)与母羊分开饲养,使公羊安静的休息和采食,并做好圈舍消毒及环境卫生工作。

第5题:

简述育成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正确答案:(1)饲养密度(2)饲喂设备(3)通风(4)预防啄癖(5)添喂沙砾(6)卫生和免疫(7)育成母鸡性成熟的控制。

第6题:

简述雉鸡育雏阶段的光照应遵循的原则。


本题答案:(1)光照时间只能减少、不宜增加;
(2)采用弱光、避免强光;
(3)补充光照不能时长时短;
(4)黑暗时间避免漏光。

第7题:

如何管理换羽期的雉鸡?


正确答案:雌稚产蛋结束后,体质较弱,体重下降100~200克,因正值天气炎热,雌稚采食量降低,所以,不能立即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但钙和磷的水平应降低。

第8题:

简述种用公麝的饲养管理。


本题答案:核心任务是参与配种。在配种期间,采食量下降,兴奋好动,要注意蛋白质饲料含量,搭配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A,D,C,E,同时一定要满足适口性,以增强公麝食欲,提高配种能力,配种结束后不能突然更换饲料。

第9题:

雉鸡场家属区可否饲养其他动物?


正确答案:雉鸡场职工家属区严禁饲养其他动物,以保证防疫要求,避免一切可能的传染源。

第10题:

简述仔兔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1)早吃奶,吃足奶
(2)调整寄养仔兔;
(3)搞好补料工作
(4)抓好断奶工作;
(5)加强管理,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