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吐蕃丝织品反映出当时吐蕃贵族的丝绸纹饰主要是()。

题目
单选题
出土的吐蕃丝织品反映出当时吐蕃贵族的丝绸纹饰主要是()。
A

团绣纹

B

团兽纹

C

团锦纹

D

团窠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吐蕃时期的碑铭散文内容可分


正确答案: (1)记述汉藏友谊的。《唐蕃会盟碑》(著名)
(2)歌颂赞普德政功勋的。《弃德松赞幕碑》
(3)记录臣属忠贞功绩的。《俺拉木·达扎鲁恭记功碑》(最高)
(4)盟誓信佛崇法的。《桑耶奇兴佛证盟碑》
(5)颁赏王族特权的。《谐拉康碑》甲、乙。

第2题:

公元706年,突厥和吐蕃联合进攻唐军,最后中宗被迫将()嫁给了吐蕃赞普。


正确答案:金城公主

第3题:

吐蕃王朝


正确答案: 是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吐蕃王朝模仿唐朝的官职体制、制定法律、实行军事、行政和生产三位一体的军政制度、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妃,与唐朝建立了密切联系。

第4题:

明代修筑长城主要是用来抗击()

  • A、鞑靼
  • B、匈奴
  • C、突厥
  • D、吐蕃

正确答案:A

第5题:

吐蕃


正确答案: 7-9世纪时建于青藏高原的藏族政权。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都于逻些城(今拉萨)。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嫁于松赞干布。唐高宗时,又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从此确立了吐蕃对唐朝的臣属关系。安史之乱后,唐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夺去了河西、陇右之地。广德元年(763年),吐蕃一度攻陷长安,其国力达到鼎盛阶段。进入9世纪后,吐蕃开始由盛转衰。

第6题:

榆林窟第25窟的()中的婚嫁图,新娘着吐蕃装。宾客中有着汉装者,也有着吐蕃装者,反映了中唐时期汉族与吐蕃族通婚的状况。

  • A、法华经变
  • B、观无量寿经变
  • C、弥勒经变
  • D、药师经变

正确答案:C

第7题:

简介吐蕃与唐朝的和亲。


正确答案: 贞观十四年,吐蕃派大相禄东赞亲赴长安求婚,太宗把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携带经史、佛经和工艺、艺术、医法、历书,促进了汉文化在吐蕃的传播,促进了吐蕃文明的进步。同时,通过和亲,加强了唐吐之间的友好关系,保持了唐边疆地区一定时期的和平。
景龙元年,吐蕃新赞普赤德祖赞向中宗求婚。中宗封宗女为金城公主许嫁吐蕃。金城公主带着缯帛和大量工匠如吐蕃。这次和亲进一步促进了唐吐间经济文化交流,使得大量的丝织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广泛传入吐蕃,吐蕃的特产也陆续传入中原。对缓解唐朝与吐蕃的矛盾,促进双方在河源、赤岭的两次会盟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8题:

隋唐时期先后崛起并称雄北方草原的民族有()

  • A、突厥和回纥
  • B、回纥和吐蕃
  • C、突厥和靺鞨
  • D、突厥和吐蕃

正确答案:A

第9题:

吐蕃十三万户


正确答案: 藏籍对元代在前藏、后藏所设十三个万户的总称。元沿金制,全国均设万户官职。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前藏、后藏各万户,始置于至元五年(1268年)。据《西藏王臣记》载:前藏有六:嘉玛、止贡、蔡巴、塘波且巴、帕竹、雅桑;后藏有六:拉堆洛、拉堆绛、古尔摩、曲弥、襄、霞鲁;前藏、后藏间有羊卓,共计十三。其他藏籍有不同说法。

第10题:

唐朝时,文成公主为促进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友好远嫁吐蕃;到了唐中宗时哪位公主又代表唐朝与吐蕃和亲?


正确答案:金城公主代表唐朝与吐蕃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