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的分级的依据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居住区规划的分级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居民区可容纳居住人口为2500人,按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该居民区应属哪个规划级别?( )

A.居住区级
B.小区级
C.组团级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级户数是10000~16000户,人口数是30000~50000人;小区级户数是3000~5000户,人口数是10000~50000人;组团级户数是300~1000户,人口数是1000~3000人,2500人为组团级规模。

第2题: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以下不属于其主要审核的内容的是()

A:居住区人防设施规划
B:居住区空间环境
C: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
D: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答案:A
解析: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主要审核的内容是:(1)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2)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3)居住区规划布局;(4)居住区空间环境;(5)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第3题:

规划道路等级时,()是道路分级和确定道路等级的主要依据。


本题答案:交通量

第4题:

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内部道路主要为本居住区服务
2.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
3.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于排水
4.旧居住区改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
5.车行道一般通至住宅入口处,建筑物外墙面与人行道间距不小于1.5m,与车行道不小于3m。
6.尽端式路长不宜超过120m,尽头要便于回车
7.车道为单车道时,每隔150m设车辆互让处
8.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
9.道路线型、断面与整体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布置有机结合
10.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

第5题:

下列关于居住区规划基本概念表述错误的是 ?

A.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B.在总体规划层面的居住区规划,对下一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条件和依据。
C.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居住区规划,提出规划条件作为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依据。
D.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是居住区规模与配套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混考居住区的基本概念。

第6题:

依据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 )

A.40m
B.80m
C.100m
D.150m

答案:B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第8.0.5.1条规定,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第7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居住区规划设计“产业化要求”的是( )。

A.居住区规划应充分保护和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等
B.居住区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与其周边环境相协调
C.居住区规划要为建筑集成化和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
D.居住区规划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住区的舒适性

答案:C
解析: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①安全、卫生的要求。安全、卫生是满足人基本的生存和生理要求。②物质舒适性要求。居住区规划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住区的舒适性。③精神享受性的要求,是指居住区环境与居民心理要求的适应与和谐。④与城市相协调的要求。居住区是构成城市的重要部分,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公共服务、城市风貌等都有巨大的影响。⑤可持续性的要求,应强调生态先行的方法,综合考虑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和居住区用地的自然条件,充分保护和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等,并运用有关的技术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⑥产业化的要求。居住区规划也要为建筑集成化和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

第8题:

水工建筑物分级的依据是什么?共分为几级?


正确答案:依据:工程等别、作用、重要性;共分五级。

第9题:

居住区分级()。

  • A、居住区
  • B、居住小区
  • C、住宅组团
  • D、住宅小区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一般以()分级布置。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


正确答案:居住人口规模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