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盟书是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于1965—1966年发掘山西侯马市晋国遗址时发现的。

题目
判断题
侯马盟书是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于1965—1966年发掘山西侯马市晋国遗址时发现的。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为石器文字材料的是。()

  • A、石鼓文
  • B、诅楚文
  • C、三体石经
  • D、侯马盟书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由中国学者最早独立主持发掘的第一处史前遗址是()。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 B、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
  • C、山东济南城子崖遗址

正确答案:B

第3题:

晋国政权开始、强盛到结束三个阶段的典型事件分别是()

A.晋文公称霸

B.叔虞封唐

C.侯马盟书

D.三家分晋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年代推断和研究现状关于侯马盟书的内容和年代,目前有哪4种不同的意见?


正确答案: ①认为盟书的主盟人赵孟应是晋国世卿赵鞅,即赵简子,其政敌是赵尼,即赵稷。根据宗盟类“序篇”中的干支,推断盟誓入埋的时间为晋定公十六年(前496),盟书的盟誓时间为晋定公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前497~前489)。盟誓地点在晋国晚期都城新田。
②认为盟主是赵敬侯章,政敌是盟书中的赵北,即武公子朝(赵朔),武公子朝曾于赵敬侯元年(前386)作乱,盟书所反映的即为赵敬侯章与武公子朝争位事。
③认为这批盟书是前5世纪后半期晋国的载书,出土地点即是晋国晚期都城新田。
④认为主盟人是赵嘉即赵桓子嘉,政敌赵化即赵献侯浣。赵桓子元年(前424),桓子与献侯间曾有争位斗争,这批载书即为赵桓子逐赵献子自立后的遗物。

第5题:

侯马晋城遗址


正确答案: 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都城新田的遗址。位于山西侯马西北。侯马晋城由6座小城组成,其中白店、牛村、台神、平望四城相连,其东的呈王城及东北的马庄城可能是附属性小城。在牛村古城及平望古城内均发现夯土台基,可能是宫殿区。牛村古城南郊有铸铜、制陶、制石器等手工作坊遗址。其中侯马铸铜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为研究晋国铸铜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在呈王古城南的秦村发现春秋晚期盟誓遗址,出土了侯马盟书。在浍河以南的上马村还发现大片墓地,已发掘墓葬139余座。

第6题:

温县盟书是哪个国家的()。

  • A、晋国
  • B、齐国
  • C、燕国

正确答案:A

第7题:

中国境内首次组织考古发掘的是(),李济,山西省夏县西阴村


正确答案:1926年

第8题:

侯马盟书的内容可分为()类。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第9题:

侯马盟书


正确答案: 侯马盟书,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前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1965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发掘山西侯马晋城遗址时发现,同年11月至次年5月发掘。盟书又称“载书”。《周礼·司盟》“掌盟载之法”注:“载,盟誓也,盟者书其辞于策,杀牲取血,坎其牲,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当时的诸侯和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经常举行这种盟誓活动。盟书一式二份,一份藏在盟府,一份埋于地下或沉在河里,以取信于神鬼。侯马盟书是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玉石片上,字迹一般为朱红色,少数为黑色。字体近于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第10题:

侯马盟书的内容可分为()类。

  • A、3
  • B、4
  • C、5
  • D、6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