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地中海气候的成因、特点及其植被特点。

题目
问答题
回答地中海气候的成因、特点及其植被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中海气候分布、成因、特点及代表植物。


正确答案: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水果有柑橘、柠檬、无花果、葡萄

第2题:

简述种群空间格局分布类型的特点及其可能成因。


正确答案: 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
随机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
均匀分布;指的是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这种分布多出现在资源分布均匀、丰富的情况下。
成群分布;形成的原因有:
1资源分布不均匀。
2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3动物的集群行为。

第3题:

请回答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特点及其代表画家


正确答案:威尼斯画派在艺术技法上吸收了佛罗伦萨画派、东方拜占庭艺术特别是北欧尼兰德油画技术。作品风格欢快明朗、色彩绚丽、构图新颖、诗意浓郁。绘画反映着威尼斯社会当时人们一般的心理状态,他们大多倾向于寻求欢乐、狂热和激情,宗教的训诫性比较少,即便是宗教题材的作品,也充满着对于人间生活的美满想象力,色彩大体上趋于饱满、追求欢快、激情和狂热的调子,并具有一种抒情的意味。威尼斯画家笔下的圣母和天使,往往是一些穿着华丽、肌肤圆润的上层妇女形象。这种追求享乐的思想,在艺术上表现得相当突出,从而形成了这一地区特有的绘画风格,称之为威尼斯画派。    代表画家及代表作:贝利尼《有小树的圣母》、《神的欢宴》和《湖的圣母》;乔尔乔纳《三个哲学家》、《田园合奏》和《沉睡的维纳斯》;提香《天上与人间的爱》和《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委罗内塞:《利未的家宴》、《格利戈里的宴会》和《加纳的婚宴》;丁托列托《圣马可的奇迹》、《发现圣马可尸体》和《银河的起源》。  

第4题:

按形成成因,植被可分为()和人工植被。

  • A、森林植被
  • B、自然植被
  • C、草原植被
  • D、草甸植被

正确答案:B

第5题:

非洲植被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植被是非洲自然要素中反映最灵敏、最明显的一个要素,它的形成、特征和分布,除受制于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因素外,还与其发展历史有关。由于非洲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对称性的特征,所以非洲植被的分布也显示出强烈的地带性和对称性特点。在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终年高温多雨的赤道气候区内,分布着赤道及热带常绿雨林,几内亚湾沿岸可扩展至北纬8°附近(原始雨林只存在于刚果盆地中部),树种丰富、层次复杂,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很多。热带雨林带往南往北,为夏雨冬干、干湿季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离赤道愈远干季愈长,降水量愈少,树木愈少愈矮,草亦愈矮愈稀,逐渐变成热带森林草原、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草原和热带灌丛草原、半荒漠草原,总称热带稀树草原。雨季草木生长茂盛,干季一片枯黄。在非洲北部可延伸至北纬15°~18°,非洲南部内陆可扩展至南回归线以南。热带稀树草原的外侧,在撒哈拉地区和卡拉哈里西部,则为终年高温、干旱的热带荒漠和半荒漠,植被稀少,多肉质植物,具有耐旱、短命的特征。非洲大陆南、北两端阿特拉斯山地北侧和西南端开普区,属冬雨夏干的地中海式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及灌木丛,北部以硬叶常绿乔木占优势,南端以常绿灌木林为主。在非洲大陆东南部沿海和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由于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面,风从印度洋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经过,故东南信风登陆受山地抬升在迎风坡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森林景观;山地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景观,这里植被类型的分布呈自东向西变化的特点。

第6题:

简述城市温度条件特点及其成因(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城市温度特点:
1)具有明显的热岛效应,越往城市中心温度越高。
2)不同地段温度不同。不同地类温度不同,不同楼侧温度不同,不同街道朝向温度不同。
影响城市温度变化的因素:
1)工业生产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
2)城市的人口对热量的影响
3)地表建筑物,铺砖面对温度的影响
4)环境污染特别是温室效应气体的影响
5)城市空气流通减少,风力减小对温度的影响
6)城市植被少,所以植被来调节温度的能力减小。

第7题:

西欧式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 西欧式气候又称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美国西北部、加拿大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带、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角和新西兰等地。其中以欧洲西部最典型、范围最广,故又称西欧式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适中,全年有雨,秋冬较多,以气旋雨为主,多云雾,日照少,雨日多。冬季气温一般在0℃以上,夏季最热月气温一般在10℃~20℃间,年降水量一般在600~1,000毫米之间。
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上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典型。西欧式气候全年有雨、湿润、冬季温和等特点,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但夏季凉爽、不炎热、全年阴湿、日照少,以及多大风等,对农业生产又极为不利。

第8题:

地中海气候的3个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炎热的夏季、短而温暖的冬季和漫长的秋季。

第9题:

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特点、成因及其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房地产泡沫是指因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它通常表现为投机者将大量资金集中投入到同土地紧密相关的活动中,造成房地产价格远远脱离其使用价值,形成市场繁荣假象。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性。从价格指标来看,全国范围1992、1993年的房价波动与其他年份并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各地区的指标可以看出,1992、1993年我国房地产投资的热点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地区。泡沫现象较轻。从全国范围看,中国在92、93年出现了地产泡沫的一些特征和表象,但是全国范围的地产泡沫现象并不十分明显。
土地投机现象严重。这种状况在1992、1993年的中国表现得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海南、北海等地区。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成因主要有:
土地投机:中国地产泡沫形成的直接原因。投机需求的增加造成市场的“繁荣”假象,引起进一步的涨价预期,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最终使价格膨胀为泡沫。在这一过程中,地价逐步脱离地租的贴现值,地价并非主要由地租间接决定,而是由市场上土地资产的买卖交易(很大程度上是投机交易)直接决定。这种状况在1992、1993年的中国表现得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海南、北海等地区。
政府失败:中国地产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对于中国而言,地产泡沫的形成还有一系列的“非市场因素”,可以归纳为“政府失败”和“权力寻租”两大方面。政府失败是中国地产泡沫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它向前推动了土地投机等“市场因素”在地产泡沫形成机制中直接发生作用,向后则拉动“权力寻租”并使得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土地供应“双轨制”。划拨土地使用权非法入市与出让土地使用权所形成的“双轨”,以及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三种方式中协议出让与招标出让、拍卖出让所形成的“双轨”。双轨并存,一轨价高,一轨价低甚至无偿,这样在土地一级市场上就给土地投机者以可乘之机。一些单位利用划拨取得的土地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搞合作开发,然后分享所得;还有的将划拨土地使用权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高价炒卖给他人,获得高额差价。这些违法行为在1992、1993年的“房地产热”中相当普遍。
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首先市场主体经济性质过于单一,中国房地产开发公司中近一半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比重过大所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国有企业不顾市场运行规律,盲目投入。另一方面,在泡沫破灭时却不肯降价,使泡沫效应久久不能消化。其次,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也参与炒作,使土地腐败现象更为严重。最后,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不合理,大批资金未经过严格的信贷程序就投入了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加剧,银行坏帐增加。
通过研究我国1992、1993年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总结经验,完善我们的土地供应机制、银行信贷机制以及政府的市场调手段,防止房地产泡沫再次危害我们的房地产市场。

第10题:

论述独生子女不良心理特点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1.独立性较差,总想依赖他人,
2.自我中心,协作精神,服务精神较差;
3.办事缺少恒心,坚持性不强,撒娇任性,固执;
4.自私,嫉妒性强,有较强的独占欲;
5.胆怯,不善交往;
6.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爱撒娇;
原因:
1.缺乏必要的”儿童伙伴”
2.家长过度溺爱;
3.家庭教育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