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其特点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其特点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 特点:
(1)总量很大,人均占有量很少。
(2)分布极不均衡。
问题: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用水浪费严重,加剧水资源短缺;
(3)水污染减少了淡水资源;
(4)盲目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
(5)河湖容量减少,环境功能下降。

第2题:

简述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特点如下:
(1)水资源总量达,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水量很少;
(2)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表现为年内和年际差异较大:60%到80%的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
(3)水体污染严重,南方呈现的水质性缺水即由大面积的水体污染导致;
(4)我国的水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时空分布不均运性:占国土面积47%的西北地区拥有的水资源量只占到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

第3题:

我国三大名锦及其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云锦:产于江苏省南京,因锦纹美丽如云彩而得名。特点是题材广泛、图案庄重严谨,配色灿烂悦目,纹样变化多端,给人以古朴浑厚、金碧辉煌、匀称和谐的感觉,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蜀锦:产于四川省成都,因四川简称蜀而得名。特点是质地紧密坚韧,色调艳丽,图案古朴雅致,花色品种丰富,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宋锦:产于苏州,因始织于北宋时期,故名宋锦。特点是织造技艺独特,其经丝分面经和地经两重,故又称“重锦”。图案精美,色彩文雅,平整挺括,古色古香,组织细密,富丽堂皇。

第4题:

我国水资源状况(总量、人均、排位)?


正确答案: 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

第5题:

说明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匮乏的特点。


正确答案: 我国人均占有水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1/4,每亩占有水量为世界的3/4,约有一半以上的旱地得不到灌溉,是世界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短缺可分为4种类型:资源性缺水;水质不良型缺水;设施型缺水;工程性缺水。
我国农业水资源匮缺有以下几个特点:水资源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格局很不匹配;占国土面积69%的山区、丘陵地区,水源工程建设难度大,缺水严重;降雨集中,年际之间变化大,可利用水量少,旱涝灾害频繁,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很髙,接近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三倍,很难进一步提髙利用率;水质差、水污染严重;水分利用率低。

第6题:

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和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如何?


正确答案: ①世界水资源的分布
据估算,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39×109km3,主要分布在海洋,约占总水量的97%,淡水约占2.5%。可见,世界水资源量虽然很丰富,但是淡水占的比例很少,并且大约70%的淡水分布在冰川冻土中、南极和格林兰的冰层中;存在于湖泊、河流、土壤和地下600米以内的含水层中的淡水仅占淡水总量的30%左右。这一部分淡水分布也不平衡。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易供人类直接使用。
②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居世界第四位。平均年降水量为6.19×1012m3,平均降水深648mm,平均河川径流量2.7×1012m3,合径流深284mm,约占全球径流总量的5.8%。我国人口众多,按1997年人口统计,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到21世纪中叶,按照16亿人口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760m3,进入联合国评价的用水紧张国家的行列。
我国耕地平均占有的河川年径流量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80%。所以,从人均、亩均水资源数据看,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按照2000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报导的水利部的通报,十年后,在中等干旱年,我国需水量为6988亿立方米,可能供水量为6670亿立方米,缺水318亿立方米。

第7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稀少,总量世界排行第六,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水能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合理:大部分地区都有汛期和非汛期之分,汛期雨量大且集中。在空间上南部东南部很大,北部西北部较少。
(3)与人口、耕地布局不相适应。

第8题: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特点:( 1)总量很大,人均占有量很少。( 2)分布极不均衡。
问题:(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用水浪费严重,加剧水资源短缺;( 3)水污染减少了淡水资源;( 4)盲目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 5)河湖容量减少,环境功能下降。

第9题:

说明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匾乏的特点。


正确答案: 我国人均占有水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1/4,每亩占有水量为世界的3/4,约有一半以上的早地得不到灌溉,是世界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我国水资源短缺可分为4种类型:资源性缺水;水质不良型缺水;设施型缺水;工程性缺水。
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有以下几个特点&&&水资源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格局很不匹配;占国土面积69%的山区、丘陵地区,水源工程建设难度大,缺水严重;降雨集中,年际之间变化大,可利用水量少,旱涝灾害频繁;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很高,接近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三倍,很难进一步提高利用率;水质差、水污染严重;水分利用率低。

第10题:

在分析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时,需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况做出评价,上述“区域”指的是什么,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确定,并指出注意事项?介绍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时主要分析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区域”实际上就是培训教材中所说的分析范围。实际确定时,一般以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计算分区(全国共1062个)作为分析范围;对于取水规模小或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可取县级行政区为分析范围;对于影响全流域的建设项目,分析范围应扩大到整个流域;对于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范围可能涉及多个流域。具体确定分析范围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即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太大了会增加不必要分析工作量,太小了,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统筹考虑流域与行政区域相结合,以便于与现有成果及资料配套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一般以行政区为宜;一般应覆盖取水水源、取水和退水的影响范围。报告书中应在行政分区和水系图中标出。主要分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概况:有针对性地介绍区域概况,突出区域特点。一般应包括:基本情况(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河流水系、气候特征)、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利工程、水功能区划和已有规划配置成果等;
(2)水资源状况:根据现有成果,概述水资源状况,不同分区或不同水系水资源数量与质量,现状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并针对建设项目的取水水源,突出重点。
(3)开发利用现状:供水系统、供水能力、现状供水量和用水量、现状供需平衡和开发利用程度、开发利用潜力。水资源供需分析尽量采用已有成果,水资源丰沛地区和平原水网地区可适当简化;
(4)区域用水水平分析:一般需分析计算分析范围内的综合用水指标、农业用水指标、工业用水指标和生活用水指标,评价其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及其变化情况。对区域用水水平进行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比较,特别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有关部门制定的用水与节水标准的比较;
(5)存在的主要问题:应有针对性,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质量与供水安全,现有取水工程的利用率,主要行业的用水水平与节水,地下水超采,以及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环境问题等。分析说明现状存在问题,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加强比较,注意对问题的原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