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噬菌体T4与丝状噬菌体M13所形成的噬菌斑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题目
问答题
大肠杆菌噬菌体T4与丝状噬菌体M13所形成的噬菌斑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滤过除菌法能除去下列哪种微生物()。

  • A、细菌L型
  • B、肺炎支原体
  • C、大肠杆菌噬菌体
  • D、霍乱弧菌

正确答案:D

第2题: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检测发酵液被噬菌体污染()

  • A、噬菌斑法
  • B、发酵液染色涂片法
  • C、发酵液离心法
  • D、这些都是

正确答案:D

第3题:

毒性噬菌体进入宿主细胞后繁殖增殖所形成的空斑称

A、噬斑

B、菌落

C、克隆

D、子代噬菌体集落

E、噬菌体环


参考答案:A

第4题:

以高浓度的噬菌体悬液接种细菌平板,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形成单个噬菌斑。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大肠杆菌噬菌体T4与丝状噬菌体M13所形成的噬菌斑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正确答案: T4产生透明噬菌斑。因为它能裂解大肠杆菌细胞。M13产生混浊噬菌斑。这是由于M13通过穿出细胞方式释放噬菌体粒子。在营养琼脂平板上,被感染细胞仅是生长速度大大减慢,而未感染细菌迅速繁殖,故只能形成混浊噬菌斑。

第6题:

何谓噬菌斑?试述其对噬菌体研究工作的意义。


正确答案:噬菌斑:将噬菌体与敏感细胞混合,并进行平板培养,结果会在一层均匀平板培养物上出现一个个空斑。意义:利用噬菌斑可检出、分离、纯化噬菌体;用于测定噬菌体效价;用于检查菌种样品是否被噬菌体污染。

第7题:

噬菌斑(plague)


正确答案: 经适当稀释的噬菌体标本接种于细菌平板,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在细菌菌苔上形成的圆形局部透明溶菌区域。

第8题:

有关噬菌体载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M13和粘粒在应用中非常常见

B、M13属于单链丝状噬菌体载体

C、野生型λ噬菌体载体的基因组为线形双链DNA

D、野生型λ噬菌体载体在外界重组DNA进入时,不必两条DNA链完全相同才可以组装成成熟颗粒

E、SV40载体属于噬菌体载体


参考答案:E

第9题:

什么是噬菌斑形成单位?什么是成斑率?


正确答案: 噬菌斑形成单位——噬菌体落在较近位置会只产生一个噬菌斑,这被称为噬菌斑形成单位。
成斑率——同一试样中根据噬菌斑计算的效价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直接计算出来的效价之比值。

第10题:

铝液中氧化夹杂与针孔有何关系?原因何在?


正确答案:铝液中氧化夹杂越多,则含氢量也越高,铸件针孔越多。因为氧化夹杂物提供了气泡成核的现成界面,促使铸件针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