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三角”是我国数学家()首先发现的,在西方则被称为“()三角”。

题目
填空题
“杨辉三角”是我国数学家()首先发现的,在西方则被称为“()三角”。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贾宪,帕斯卡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看作它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 A.因人而异的 B.具体的 C.有条件的 D.客观的


正确答案:BC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正确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总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和具体的范围内一致,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些具体规定,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宇宙中没有抽象真理。笼统地说,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l80°是不正确的,具体到平面、凹面和凸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同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要使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必须限定在“平面”这一条件下。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C。

第3题:

中国在明代时第一次有了几何原本的译本,它的译者是一位中国数学家和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这位中国数学家是徐光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在古代首先对圆周率进行推算的数学家是谁?


正确答案: 祖冲之

第5题:

被称为“算圣”的古代数学家是()。

  • A、祖冲之
  • B、刘徽
  • C、刘洪
  • D、郭守敬

正确答案:C

第6题:

《周易》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一,提出了勾股定理;二,《周易》对中国古代数学家知识结构的影响;三,《周易》对中国古代数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B.一,提出了勾股定理;二,阐述了“割圆术”;三,提出了“杨辉三角”

C.一,易数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二,《周易》对中国古代数学家知识结构的影响;三,《周易》对中国古代数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D.一,易数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二,阐述了“割圆术”;三,算命


正确答案:C

第7题: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19世纪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后来,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又提出:“在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这一认识过程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绝对性
D.真理具有唯一性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第二步,三角形内角和在不同的条件下,会等于180°或大于小于180°说明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即真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是否正确的反映了客观实际及其规律,二者作为一对矛盾,在真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解决,同时又不断产生,推动着认识的不断发展。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如果超越了真理的适用条件、范围和过程,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因此,选择B选项。A项: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与题意不符。C项: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和范围之内,真理是绝对的,永远不能被推翻,与题意不符。D项:真理在特定的范围之内,才具有唯一性,与题意不符。

第8题:

中国在明代时第一次有了几何原本的译本,它的译者是一位中国数学家和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这位中国数学家是:()

A.李善兰

B.朱世杰

C.徐光启

D.杨辉


正确答案:C

第9题:

在西方国家中,被称为“帝王原则”的是()

  • A、诚信
  • B、质量
  • C、成本
  • D、盈利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中国在明代时第一次有了几何原本的译本,它的译者是一位中国数学家和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这位中国数学家是:()。

  • A、李善兰
  • B、朱世杰
  • C、徐光启
  • D、杨辉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