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内容有哪些特点。

题目
问答题
学校教育内容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专门教育机构,有专职人员主持和管理,即通过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实施的专门的教育活动。
(2)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发展人的素质。
(3)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最强的系统性教育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与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第2题:

古代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
(3)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4)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第3题:

古代学校教育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段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第4题:

科技论文写作的内容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客观性:实事求是,反映研究对象的原貌与本质
2.科学性:依据科学、必然性、可验性(灵魂)
3.先进性:新颖、先进、前沿、尖端(核心)
4.创新性:新(问题、方法、见解、理论)(生命力)
5.学术性:价值、理论、知识
6.专业性:学科领域
7.资料性:参考价值、指导功能
8.可读性:平素、朴实、可读、实用

第5题:

文明史观有哪些内容和特点?


正确答案: 1、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准,将人类文明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马克垚认为:史学研究必须要区分不同的文明,划分不同类型的文明,明确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他在《世界文明史》中,把世界文明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从横向角度又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
3、从长时段去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4、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勾勒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成果,肯定进步,揭示问题。
5、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
6、关注不同文明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工业文明以来的相互关系,考察国际社会中和全球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
7、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研究。在比较中确定中华文明的地位,探讨中华文明的特点,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
8、强调文明交流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注意到文明交流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时常遇到障碍、挫折和冲突,文明的进程有时受此影响而被延缓。
有学者认为,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可以理解为现代文明的形成和演进历程。“现代文明”的表现形式可能有多种,本质特征是科学化、工业化和民主化的三位一体,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第6题:

图书馆学有哪些特点?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有三个特点:1、图书馆学是一门年轻的、正在发展中的科学;2、图书馆学是一门与实际结合得十分紧密的学科;3、图书馆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第7题:

学校教育内容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和充分的预定性;
(2)高度的信息含量和严密的逻辑性;
(3)高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
(4)内容的连续性和载体的多样性;
(5)价值的全面性和全面的教育性。

第8题: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作用?


正确答案: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定。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9题:

与学校教育相比,社区教育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2)社区教育形式多样,面向社区全体成员
(3)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教育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服务意识强

第10题:

学校教育内容与其他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中的客体比较起来有哪几个显著的特点?


正确答案:第一,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
第二,学校教育内容不仅具有一般的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形成人的价值;
第三,学校教育内容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又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
第四,学校教育内容在教与学的两种活动中,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