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负荷的特征是()

题目
单选题
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负荷的特征是()
A

训练负荷比例越大越好

B

循序渐进的逐渐增加

C

负荷强度必须是中等强度

D

周而复始的训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基本技术的训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青少年运动员以高难度技术训练为主
  • B、高水平运动员不需要进行基本技术训练
  • C、对于球类集体项目,基本技术训练员在准备期安排
  • D、无论是优秀运动员,还是青少年运动员都需要进行基础技术的训练

正确答案:D

第2题:

与无训练者相比,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状态下出现机能节省化现象。

  • A、安静
  • B、定量负荷运动
  • C、极限负荷运动
  • D、最大负荷运动

正确答案:A,B

第3题:

适合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 A、30RM负荷
  • B、10-15RM负荷
  • C、6-10RM负荷
  • D、5RM负荷

正确答案:A

第4题:

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负荷诊断时,评价负荷强度的指标是()。

  • A、速度
  • B、次数
  • C、距离
  • D、时间

正确答案:A

第5题:

简述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力量训练负荷的特点:鉴于少年儿童的骨骼特点,力量训练应多采用发展全身各部位的一般力量练习,以及克服自身体重和持轻器械的练习手段。青少年运动员提高力量主要是靠提高肌肉的协调能力,而不是靠增大肌肉体积。岁以后可逐渐采用最大力量负荷的训练。力量训练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少用静力性练习(年龄越小越要注意这个问题)。
速度训练负荷的特点:速度提高取决于步频和步长,而频率取决于协调能力,步长取决于力量。7-14岁动作频率提高快,所以在速度训练中,提高协调能力的训练和负荷要占较大的比重,14岁后要提高步长,就必须加强力量训练。在速度训练中,无氧训练应加以限制。少年速度训练手段宜采用一些自然快速动作,如各种逐性游戏,短程接力赛等,发育期后可逐渐增多发展速度力量的练习。
耐力训练负荷的特点: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一般是随着年龄的提高而提高。但是13岁应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无氧耐力的发展在青春发育期开始进行,并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对无氧耐力的要求。对儿童、少年进行有氧耐力训练负荷的控制常采用以脉搏频率作为指标。每分钟脉搏在150-170次为适宜状态。
灵敏及柔韧性训练负荷的特点:灵敏素质的发展同协调能力有密切的联系,应加强对少年多种多样动作技能的训练。灵敏训练注意力高度集中,易疲劳,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并要同其他素质练习交替进行。柔韧性训练要与项目相结合,要与力量的发展相结合,要注意各关节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发展。

第6题:

运动训练过程中建立运动员竞技水平决定因素模型为了确定运动员的()

  • A、运动成绩指标
  • B、竞技能力指标
  • C、训练负荷指标
  • D、训练水平

正确答案:B

第7题:

适合举重和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 A、30RM负荷
  • B、10-15RM负荷
  • C、6-10RM负荷
  • D、5RM负荷

正确答案:D

第8题:

当运动员过度训练时,他们的心境状态就会出现一种反冰山剖面图形。因此,人们就利用POMS量表监测作为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测的指标,以防止过度训练。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大负荷的训练只有在运动员具有很高的身体训练水平条件下才能进行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简述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明确训练比赛动机:(2)训练中的心理训练:(3)集中注意力的训练:(4)自我心理暗示:(5)精神转移法:(6)音乐调节法;(7)模拟训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