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陈鹤琴的幼儿心理特点论。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陈鹤琴的幼儿心理特点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参考答案:①课程应为目标服务。②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③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④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的教学方法。⑤课程应当有考察儿童成绩的标准。

第2题: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正确答案:
陈鹤琴针对陶行知揭露旧教育的情形:“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决心使这种腐败的死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有生气的活教育。其表述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

第3题:

简述陈鹤琴关于中国幼稚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课程观点是整个教学法。他批评当时小学和幼稚园的分科教学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第4题:

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正确答案: (1)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
(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

第5题:

简要评述陈鹤琴“活教育”的目的论


答案:
解析: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出要“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他一贯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关于体德智三育都从小好好学起”。经过长期的探讨与实践,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体现了“活教育”理论的全新的教育念。他认为,“活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个看似简单直白的命题,却有着十分深刻的思想和时代内涵。有感于民族存亡,有感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弊失,他曾痛切地说:生而为人、生而在中国、生而在现代中国,究竟有几个人真正明白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呢?“做‘人’不易做,做‘中国人’不易做,做‘现代中国人’更不易做。”陈鹤琴从抽象到具体三个逐一递进,逐一包含的层次,论述其“活教育”的教育目的论(1)“做人”“做人”是活教育最为- -般意 义的教育目的。陈鹤琴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社会性,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个人都难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如何建立起完美的人际关系,借以参与生活,控制自然,改进社会,追求个人及人类的幸福,便是一一个“做人”的问题。所以“活教育”提倡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社会进步、人类发展。作为一个人,他必须热爱人类,不论国籍、种族、阶级和宗教;他必须热爱真理,以真理为至高无上,乃至不惜一切捍卫真理。前者体现了对人类所有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和珍惜,后者体现了对人类共同生活准则的确认和维护,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形成上述方面的意识,学会“做人”就成为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增进人类全体,同时也是个体幸福的基础。(2)“做中国人”因为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因此,陈鹤琴进而提出活教育的深一层次目的是 “做中国人”。他说:“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不同在何处呢?不同在于:生活在这一国度里的人们,共同拥有光荣的历史;生长在这-块国土上的人们,其命运息息相关。做一个中国人,他要懂得爱护这块生养自己的土地,爱自己国家长期延续的光荣历史,爱与自己共命运的同胞。并且,拥有这份情感的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为同一个目标,提高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为国家的兴旺发达而努力。(3)“做现代中国人”“做中国人”体现了“活教育”目的的民族特征,而陈鹤琴进一 步提出“做现代中国人”,则使活教育目的体现时代精神,因此更为具体。直至“活教育”提出的20世纪40年代,中华民族经历一个世纪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非但未能摆脱列强的欺辱和压迫,反而蹂躏更甚;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教育,并实行现代学校教育数十年,但社会和民众的落后状况仍未改观。救国图强和科学民主启蒙依旧是中华民族求得自新的奋斗内容,而这又需由“现代中国人”来承担。针对中华民族所面对的严峻使命,反思中华民族的优点与缺点,陈鹤琴赋予“现代中国人”五个方面的要求: ①要有健全的身体为了改变身体赢弱,缺乏活力的民族传统身心面貌,摘除“病夫”的帽子,变只重心的教育为身心并重的教育,以健全的身体为道德实现,学问追求和美满人生的基础和保证,并应付“ 现代中国艰巨的事业”。②要有建设能力长期的外辱和内乱,造成中国破坏多于建设,百废待兴,急需建设。学校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建设观念和建设能力,通过让学生在各种校内外活动和劳动中亲自动手,学习建设本领,体会建设的艰难和必须,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③要有创造的能力近数百年的专制统治和以科举为中心的教育,扼制了民族素有的创造力,造成因循守旧的习惯。教育固需珍.惜和诱导儿童本性中潜藏的创造欲望,以培养其探索和创造的能力。④要能够合作缺乏团体性,不善合作,是近代社会中国国民性表现出的严重弱点,以致为人逐一击破。教育即需训练人自小具有团结合作精神,能舍小我成全大我,舍一己之个体成全国家民族之大体。尤其要紧的是,团体的形成不是靠专制力量的强聚,而是通过民主力量,靠个体内的高度的自觉认同。⑤要服务基于对人社会性的认识,通过教育,克服人的利己本能,养成儿童服务社会的崇高德性,懂得服务,善于服务,否则就是失败的教育,也使人与动物相去不远。“活教育”的教育目的论从普遍而抽象的人类情感和认识理性出发,逐层赋予民族意识、国家观念,时代精神和现实需求等涵义,使教育目标逐步具体,表达了陈鹤琴对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追求,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教育目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6题:

简述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科学的儿童观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 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功能应渗透到儿童体、智、德、美、劳等活动的各个环节

第7题:

简述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特色


答案:
解析:
(1)具有鲜明的中国化色彩。陈鹤琴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同时也十分注意从中摄取有益的营养,尤其善于运用传统私塾教育中的一些经验来解决现代教育问题。如私塾教育注重因材施教,“聪明的学生,给他多学一点;愚笨的学生,给他少学一点。不举行划一的共同考试,引起无谓的竞争";采用“个别的指导,个别的考 查,以资鼓励而促上进”的个别教学;强调行重于 学的特点和当时新教育改革所倡导的观点相吻 合,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我国古代的许多传统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经过陈鹤琴的实践、过滤和升华,形成了其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其中国传统色彩浓烈。 (2)具有明显的西方化色彩。陈鹤琴将从杜 威及其他美国老师那里学来的理论应用到幼儿教育阶段,形成了“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三大部分: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在目的论中,他提出了“做现代中国人”的五个条件: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精神、服务的精神。“活教育的课程是指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 (3)受西方机能主义心理学与西方测验理论影响较深。重视心理学研究是陈鹤琴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他关注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心理特征、有关儿童人格发展等问题,并以此作为解 释与解决有关家庭教育、幼稚教育、小学教育等问题的依据,为中国教育的科学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8题: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参考答案陈鹤琴的活教育是针对拘泥于书本的旧教育提出的,“什么是‘活教育’?简单说,就是‘不是死的教育夕。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①活教育的目的论。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做人,做中国,做现代的中国人”;他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做世界人”。②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
  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③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主张“活教法是
  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其长期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结晶,也是其学前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升华与凝练。对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第9题:

联系陈鹤琴对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分析,结合实际谈谈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正确答案: 陈鹤琴总结出儿童心理的七大特点:
(一)好游戏的;
(二)好奇的;
(三)好群的;
(四)好模仿的;
(五)喜欢野外生活的;
(六)喜欢成功的;
(七)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第10题:

陈鹤琴家庭教育方法论坚持的四个原则。


正确答案: (1)体现了对孩子的充分尊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个性。
(2)注重因势利导,不搞强制命令和简单粗暴。
(3)体现教育孩子是一种艺术,父母必须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注意发现并及时抓住一切教育时机,及时、适时施教。
(4)父母必须有高度的理智,不感情用事,要克制无益的感情冲动,教育小孩子时,保持平静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