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的思想是谁提出的?()

题目
单选题
“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的思想是谁提出的?()
A

庄子

B

老子

C

郭象

D

王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人是谁?


正确答案: 王稼祥

第2题:

最早提出创新思想的经济学家是谁?


正确答案: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

第3题:

“因材施教”的思想是谁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夫之


参考答案:A

第4题:

我国人口论思想是谁首先提出的?()

  • A、王安石
  • B、韩非
  • C、李斯

正确答案:B

第5题:

得意忘象


正确答案: 王弼用语,常与得意忘言连用。意,指圣人的思想;象,指卦象;言,指卦辞、爻辞。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认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故“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言。”主张对《周易》的理解不必局限于辞和象,而要通过辞和象把握圣人的思想。

第6题:

谁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海防思想?

  • A、左宗棠
  • B、林则徐
  • C、魏源
  • D、丁日昌

正确答案:D

第7题:

“得意忘言”是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 A、王弼
  • B、庄子
  • C、董仲舒
  • D、老子

正确答案:A

第8题:

孔子探讨语言与意义的矛盾,提出“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的观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如何评价王弼“得意忘象”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 王弼通过解释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提出,要得到这个统率一切事物的“一贯之道”,必须抛开具体的物象,如果只停留在具体物象上,是不可能得到的。这就是他“得意忘象”的理论。
(1)言、象、意三者的关系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研究了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言,指卦辞,代表语言;象,指卦象,代表物象;意,指一挂的义理,代表事物的规律。王弼认为,语言是表达物象的,物象是包含义理的。但语言不等于物象,物象不等于义理,所以要得到物象应该抛弃语言,要得到义理应该抛弃物象。“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即只有抛弃物象的限制,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
(2)先验论的认识论
王弼看到了语言、物象和义理三者的差别,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他把这种差别夸大了,割裂了三者的内在联系。其结果是,抛弃现象去认识本质,排斥感觉经验,排斥实践,把对事物规律的认识,看成头脑自生的东西。这种先验论同他的本体论是一致的。
(3)忘象求意
王弼宣扬的作为世界本体的“无”是超经验的,通过具体物象是不能认识的,因此在认识论上便导出了“忘象求意”的结论。而实现“忘象求意”,这要靠一种非凡的、天生的智慧。他称这种天生的智慧和才能为“神明”。
这样王弼具有先验论倾向的“得意忘象”说又导出了天才论,甚至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了。

第10题:

战国时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家是谁?


正确答案: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