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是西部某省一所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受学校办学条件的制约,他已经习惯于采用粉笔加黑板、模型加挂图的

题目
问答题
郭老师是西部某省一所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受学校办学条件的制约,他已经习惯于采用粉笔加黑板、模型加挂图的方式进行教学。今年,省里给郭老师所在的学校配了一批多媒体教学设备,但郭老师对这些设备持抵触情绪。一次,在学校举行的公开课教学中,一位青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把事物的变化过程直观、形象、清晰地演示了出来,学生普遍反映感知清晰、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这节课使郭老师颇受启发,他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钻研,他在传统的讲授、演示和实验的基础上用多媒体课件将同学们引入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并尝试用动画生动有趣地展示教学内容,他感觉教得更有乐趣、学生也学得更津津有味,有一种如虎添翼般的感觉。这些改革会给教学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文字材料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D.黑板加粉笔


正确答案:B
人类教学手段的演变顺序依次是口耳相传、文字材料、直观教具。

第2题:

李老师是学校公认的优秀教师,他的课堂管理严谨,要求严格,气氛严肃。这种课堂管理类型属于()


A.民主型

B.放纵型

C.权威型

D.专制型

答案:C
解析:

第3题:

摩擦与我们息息相关.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是利用粉笔与黑板间的 摩擦.


正确答案:
25.滑动

第4题:

国培计划又开始了,小张老师非常想去进修培训。但是教导主任却告诉他,现阶段是学校的成长壮大时期,急需张老师这样的教学骨干,让他以学校大局为重,不许他参加这次培训,让他过几年再去参加培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老师应以学校大局为重,放弃培训
B.小张老师业务精良,不需要培训
C.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小张老师的参与管理权
D.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小张老师的进修培训权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六款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

第5题:

案例.
某学校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学校给每个班级安装了电脑及投影仪等多媒体资源。某初中美术老师认为,由此不再用黑板,黑板被投影仪所代替。
这位老师的看法你如何评价


答案:
解析:
运用影像设备与技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以及互联网资源组织教学,会使教学直观、信息量加大,对于学生的成长,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板书通常利用黑板,是书写演示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而有实效。现在的板书可以同现代教学资源相结合,如多媒体PPT的展示。好的板书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板书有演示法、制表法、展示法等。利用好一块黑板的布局是一种艺术,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第6题:

中国成立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时间是


正确答案:B

第7题:

材料:
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学校”开设了跑步、跳跃、爬行、游泳、飞行五门课程,并规定学生要全部掌握,第一批学生有鸭子、兔子、松鼠、鹰和泥鳅。
鸭子游泳一向突出,飞行勉强及格,由于跑得慢,他不得不每天放学后留在学校练习跑步,但期末考试成绩仍然没有及格,他的游泳由于长期不练习,期末只获得了中等成绩。
兔子是班里跑得最快的,但由于游泳作业太多,他不得不整天泡在水里,泡得精神都快要崩溃了。松鼠原本是较出色的,但对于飞行感到非常沮丧,因为老师只许他从地面起飞,不许他从树顶起飞。由于他非常喜欢跳跃,花了很多时间发明一种跳跃游戏,结果期末考试爬行刚好及格,跑步甚至不及格。鹰由于受到老师的严格管制,在爬行考试中,虽然他第一个到达树顶,但他用的是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老师所教的那种方式,因此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
学期结束时,普普通通的泥鳅,由于游泳成绩马马虎虎,跑步、跳跃、爬行成绩一般般,也能飞一点点,因此他的总成绩是班里最高的。毕业典礼那天他作为全体学生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许多鼠类动物子弟没有到“动物学校”学习,因为学校拒绝增开挖掘课,为子女着想,鼠类动物联合创办了另外一所学校……
问题:
请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出“动物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违背的教育教学规律,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答案:
解析:
(1)在“动物学校”中,所有的动物都要学习跑步、跳跃、爬行、飞行、游泳这五种课程,可是,很显然有的动物根本就不可能学会某类课程,比如,没有翅膀的动物不可能学会飞行,陆地动物不可能学会游泳,等等。由此可见“动物学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违背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②课程设置存在问题。首先,课程结构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其次,课程内容统一设置,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
③教学评价方面存在问题。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在评价原则上,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他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
(2)违背的教育教学规律:
①违背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②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没有遵循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3)解决方法:
①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③在教学评价上,倡导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第8题:

马老师在高中任教已近30年,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喜爱,曾获得过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但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普及,学校要求教学中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马老师对这种要求很不以为然,校长找他谈话并要求他学习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知识,他却说:“我课本、粉笔加黑板照样能讲过多媒体。” 试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马老师的做法和说法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1)马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2)马老师违背了锐意创新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3)略加解释锐意创新的内容。

第9题:

今年春季,教育局召集100名青年教师志愿前去7所西部小学支教,规定每个人只能去一所学校,每所学校至少有一名老师前往,已知每所学校的青年教师人数各不相同,那么接收青年教师人数排第四的学校最多有( )人

A.25
B.24
C.23
D.22
E.21

答案:D
解析:
用极值法,要求排第四的学校人数最多,其余学校之和必须最少,因此排名第5、6、7的三所学校人数应为3,2,1.故前4名的人数之和为100-(1+2+3)=94;要想使第4名尽量多,则前3名应尽量少,故前4名应谅尽量近,故有94÷4=23.5又由每所学校的人数互不相同,所以掉名1、2、3、4的四所学校的人数应为25,24,23,22

第10题:

王老师和郑老师都毕业于某省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在同一所幼儿园工作。工作以来王老师对幼儿总是充满热情,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而郑老师则对幼儿不冷不热,对幼儿放之任之。这体现了两位老师问的()。

A.职业理念的差异
B.职业能力的差异
C.职业动机的差异
D.职业行为的差异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