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详的行文规则。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详的行文规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各项,属于官署上行文种的有()

A奏记

B

C

D

E


A,B,E

第2题:

何为详?简述详的正式设置。
详是主要运用于明清时期,由下级就重要事项向直接上级详细申报、请示的上行文种。
详的设置沿革:
(1)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详文运用的记载。
(2)隋、唐、五代、宋、元时期,详文均不见用。
(3)明朝开始正式设置“详”文种。
(4)清代沿袭明制,详作为上行公文使用十分广泛。
(5)进入民国后,袁世凯政府中后期曾短暂设置,不久即被废除。

第3题:

简述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1)根据机关之间的隶属关系的职权范围准确行文;(2)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3)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4)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5)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应是“同级机关”;(6)行文前必须对有关问题协商一致;(7)严格控制公文数量,简化行文手续。

第4题:

简述详的行文规则。


正确答案: ①根据隶属关系或公文内容所属主管衙署,详必须呈于直接上司,一般不得越级上报。
②若需要申报更高级的衙门,必须由直接上司按组织系统层层转详。
③低级衙署所申报的内容,与几个上级衙署有关时,可以采用“通详”的形式,对各上级有关衙门同时申报,但是不可以漏报直接上级。

第5题:

什么是行文规则?我们必须掌握哪些主要的行文规则?


正确答案: 行文规则是指各级机关公文往来时需要共同遵守的制度和原则。行文规则规定了各级机关的行文关系,即各级机关之间公文的授受关系,它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的。应当掌握1-8条规则。
1.按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规则
2.授权行文的规则
3.联合行文的规则
4.一般情况下不越级行文的规则
5.不越权行文的规则
6.请示不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的规则
7.请示应一文一事,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的规则
8.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规则
9.公文由文秘机构统一处理的规则

第6题:

详的行文规则是什么?
①根据隶属关系或公文内容所属主管衙署,详必须呈于直接上司,一般不得越级上报。
②若需要申报更高级的衙门,必须由直接上司按组织系统层层转详。
③低级衙署所申报的内容,与几个上级衙署有关时,可以采用“通详”的形式,对各上级有关衙门同时申报,但是不可以漏报直接上级

第7题:

行文规范的内容包括()

  • A、行文关系、行文方向、行文方式
  • B、行文方向、行文方式、行文规则
  • C、行文关系、行文方向与方式、行文规则
  • D、行文关系、行文方向、行文规则

正确答案:C

第8题:

公文行文规则主要有()

A行文实效规则

B行文根据规则

C联合行文规则

D批准行文规则


A,B,C,D

第9题:

请简述行政公文中请示行文规则的五项规则?


正确答案: (1)一文一事,内容简单;
(2)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3)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4)不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5)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第10题:

行文必须遵循严密的()。

  • A、行文制度
  • B、行文关系
  • C、行文规则
  • D、行文方式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