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A于1981年4月5日出生,1998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1999年1月2日被捕,对A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目
单选题
中学生A于1981年4月5日出生,1998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1999年1月2日被捕,对A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应负刑事责任

B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C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D

不负刑事责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名就读于苏州某小学的王同学,因为在上音乐课时自言自语,被音乐老师用封箱胶带施以“封嘴”半节课的惩罚。下列关于该音乐老师课堂问题处理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老师没有顾及王同学的自尊及人格

B.该老师应对王同学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而不应该以“封嘴”惩罚

C.该老师应激励王同学与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行为

D.该老师应及时寻找王同学自言自语的原因


正确答案:B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尊重的课堂环境以及和谐、宽容、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减少惩罚和批评。故选B。其余各项均是正确的课堂问题处理的方式。

第2题:

下列哪一情形构成对生命权的侵犯?

A、甲女视其长发如生命,被情敌乙尽数剪去
B、丙应丁要求,协助丁完成自杀行为
C、戊为报复欲致己于死地,结果将己打成重伤
D、庚医师因误诊致辛出生即残疾,辛认为庚应对自己的错误出生负责

答案:B
解析:
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生命权是法律赋予自然人的以生命维持和生命安全为内容的权利。选项A中的乙不构成侵权,选项B中的丙协助丁完成自杀行为,构成对丁生命权的侵犯。
选项C.D错误,健康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保持其自身及其器官以致身体整体的功能安全为内容的人格权。选项C.D中的戊和庚均属对他人健康权的侵犯,而非对他人生命权的侵犯。

第3题:

一名 15 岁的中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 500 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可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实施应与 其智力、年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未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4题:

张洪是太原市的一名普通中学生。他举办的一次生日聚会,花费了近千元;一个周末,他和十几名同学一起到早已预约好的KTV玩耍,费用高达1400元。他还说:“钱是爸爸给的,这样有助于发展我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消费时要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①在消费时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②消费前,可以先作出预算,避免非理性消费,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③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学会绿色消费。
④适度消费,提倡节俭,更应注重精神上的需求

第5题:

中学生王某,2000年10月18日生。于2015年1月2日,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王某这一行为,()。

  •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

第6题:

关于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诚信:我们从小事做起,应该诚信待人。

B、爱国:升国旗,唱国歌是我们中学生的爱国表现。

C、敬业:敬业仅要求大人,与我们无关。

D、友善:与同学友爱尊重是友善的表现。


答案:C

第7题:

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词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B.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
C.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
D.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


答案:A,B,C
解析:
。甲、乙的行为与丙的重伤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甲、乙都应对丙的重伤结果负责。

第8题:

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B.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

C.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

D.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共同犯罪中,共同行为意味着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共同犯罪行为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在发生了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共犯人的行为作为一个整体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而也肯定各共犯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就本题而言,对于甲乙共同伤害行为所造成的丙受重伤的结果,认定为是甲、乙的行为均对丙受重伤的结果具有因果关系,因而甲、乙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

 

 

第9题: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学生的吸烟行为是如何规定?


正确答案: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37条要求中学生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不参加非法活动。

第10题:

张洪是太原市的一名普通中学生。他举办的一次生日聚会,花费了近千元;一个周末,他和十几名同学一起到早已预约好的KTV玩耍,费用高达1400元。他还说:“钱是爸爸给的,这样有助于发展我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张洪的做法是一种怎样的消费行为?


正确答案:是一种盲目消费、非理性消费的行为。

更多相关问题